人生哀乐趣,不离久暂间
久客怀幽意,悲时多苦颜。
人生哀乐趣,不离久暂间。
谁分生死界,长作古今闲。
芳草经时忆,白云每处閒。
古之伤心者,钟情亦自艰。
登临何所送,淹留为尔攀。
嗟哉人日远,孰忍见秋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深秋晦日,在五节百宜山中创作的五首秋招诗中的第二首。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情感的抒发。
首句“秋澜飞涨海”,以“秋澜”形容秋天的波涛,形象地描绘出秋季海面的壮阔景象,同时“飞涨”二字赋予了海浪动态感,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美。接着“冬日著寒山”一句,将视线转向山峦,通过“冬日”和“寒山”的结合,营造出寒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季节的更替与环境的变化。
“久客怀幽意,悲时多苦颜”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人生哀乐趣,不离久暂间”揭示了人生的普遍情感体验——在欢乐与痛苦之间徘徊,这种情感体验是短暂与永恒之间的交织。诗人在这里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而充满变数的深刻理解。
“谁分生死界,长作古今闲”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死的思考,提出生死界限难以明确划分,人生如同古今之间的闲散,既包含了对生命的敬畏,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芳草经时忆,白云每处閒”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芳草与白云,既是自然界中的美好元素,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平静与和谐生活的渴望。
“古之伤心者,钟情亦自艰”这一句,诗人借古人的故事,表达了对深情厚爱的艰难与痛苦的理解,强调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最后,“登临何所送,淹留为尔攀”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思绪与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自身情感世界的探索。
“嗟哉人日远,孰忍见秋还”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