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
出处:《过扬子江心》
宋 · 文天祥
渺渺乘风出海门,一行淡水带潮浑。
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
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渺渺:形容水势浩渺或微弱。乘风:顺风而行。
海门:指长江口。
淡水:非海水的淡水资源。
带潮浑:带着潮汐的混浊。
尽处:尽头。
还如此:仍然保持这样的状态。
何日:何时。
岷山:位于四川的山脉,长江的上游。
发源:河流的源头。
翻译
我乘着微风从海边出发,带着咸淡水混合的潮汐长江的尽头依然如此,什么时候能去岷山探寻它的源头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风破浪,出海门之景象。"渺渺乘风出海门"一句,通过对"渺渺"一词的运用,传达了一种开阔与无垠的感觉,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阔之情。"一行淡水带潮浑"则是对海门处水色的一种描绘,淡水指的是长江的清水,与咸涩的海水交汇,形成了既有淡水特性的又含带着海水浑浊的复杂水质。
紧接着的"长江尽处还如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长江源头的向往。尽管站在海门之上,但心中仍然牵挂着那遥远的长江发源处的壮丽景色。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然美景的无限憧憬和追求。
最后一句"何日岷山看发源",则是对未来的渴望。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亲眼见到长江发源于岷山的壮观。这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向往,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是对自然之美、之大、之神秘的一种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海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江源头的无限憧憬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