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肩摩踵接日夜喧,乘马欲前遥即止全文

肩摩踵接日夜喧,乘马欲前遥即止

出处:《西域进狮歌
清 · 戴梓
西域遥闻九万里,却向中华进狮子。
艨艟如岳浪如山,鲸鳄相看同鹿豕。
狮形不似画者形,长发披头毛色紫。
双瞳碧玉电光瑩,利爪獠牙三尺尾。
尾后团毛类拂蝇,一挥一动无宁晷。
曾过邗江泊韨头,韨头观者人如蚁。
肩摩踵接日夜喧,乘马欲前遥即止
止非有令畏狮威,蹄蹶腰倾鞭不起。
夜犬无声驴不鸣,妖狐魇人人病已。
北上神京进圣人,舁向彤廷动天喜。
黑面狮奴亦是人,舞蹈欢呼礼非礼。
大官给食命春卿,重译相传下温旨。
虎圈养狮奴亦入,夜抱狮眠情怿怿。
宫闺传语索狮看,圈筑高城甃文石。
绕周雕槛俯来看,猛气飞扬犹战惕。
坚木为毬綵色装,抛向狮边博腾掷。
盘旋滚跳舞不休,一时万象来神獝。
宫闺惊骇叹奇观,今日看回又明日。
因驱虓虎入城中,虎肝忽被狮刨食。
金门列象试驯看,象首低垂身战慄。
始信狮为百兽王,眼前虎豹皆臣职。
狮能杀兽不杀贼,大官养给夫何益。
请将猛将作狮珍,四海烽烟自宁谧。

鉴赏

这首《西域进狮歌》由清代诗人戴梓创作,描绘了西域进献狮子至中华的壮观场景,以及狮子在中华的特殊待遇与地位。

开篇“西域遥闻九万里,却向中华进狮子”,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狮子远道而来的情景,展现出其非凡的气势和尊贵的地位。接着,“艨艟如岳浪如山,鲸鳄相看同鹿豕”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狮子庞大的身躯和威严的形象,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狮形不似画者形,长发披头毛色紫。双瞳碧玉电光莹,利爪獠牙三尺尾”细致描绘了狮子的外貌特征,强调其不同于寻常的奇异之处,尤其是那双闪烁着光芒的眼睛和锋利的爪牙,凸显了狮子的凶猛与神秘。

“尾后团毛类拂蝇,一挥一动无宁晷”进一步展示了狮子的动作特点,无论是静止还是行动,都充满了力量与活力。接下来的“曾过邗江泊韨头,韨头观者人如蚁”通过对比,突出了狮子到达中华时所引发的巨大轰动,人们聚集如蚁,表现出对这一稀有生物的好奇与敬畏。

“北上神京进圣人,舁向彤廷动天喜”描述了狮子进入京城,受到皇帝的欢迎与赞赏,象征着其在中华社会中的崇高地位。随后的“黑面狮奴亦是人,舞蹈欢呼礼非礼”则展现了狮子在宫廷中的特殊待遇,以及人们对狮子的尊重与喜爱。

“大官给食命春卿,重译相传下温旨”说明了狮子在朝廷中的重要性,不仅得到了高级官员的照顾,还受到了皇帝的特别指令。接着,“虎圈养狮奴亦入,夜抱狮眠情怿怿”描绘了狮子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画面,体现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宫闺传语索狮看,圈筑高城甃文石”展示了宫廷内部对狮子的好奇与追捧,甚至专门建造高墙以供观赏。最后,“坚木为毬綵色装,抛向狮边博腾掷”描绘了狮子在宫廷娱乐活动中的角色,通过游戏与表演,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狮子的喜爱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狮子作为外来珍稀动物,在中华社会中所受到的极高关注与尊崇,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异域文化的接纳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