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边三亩宅,有竹有梅花
出处:《哭李公晦二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洲边三亩宅,有竹有梅花。
岂不堪名世,何如勿起家。
身才著朱绶,州谩出丹砂。
渺渺重湖外,悲风咽暮笳。
岂不堪名世,何如勿起家。
身才著朱绶,州谩出丹砂。
渺渺重湖外,悲风咽暮笳。
注释
洲边:湖畔边。三亩宅:三亩地的住宅。
有竹有梅:种着竹子和梅花。
堪:能。
名世:在世上享有名声。
勿起家:不求名利,安家。
身才:如果有才华。
朱绶:红色官印,古代高级官员的标志。
州谩:州郡何必。
丹砂:丹砂,古代炼丹材料,这里指求取财富。
渺渺:浩渺。
重湖:远方的湖泊。
咽:吹过。
暮笳:傍晚的胡笳声。
翻译
湖畔边有三亩地的住宅,种着竹子和梅花。难道不能在世上享有名声吗?不如不求名利,安家于此。
如果我有才华,只愿身佩红色官印,但州郡何必再开采丹砂。
遥望远方的浩渺湖泊,傍晚的寒风吹过,传来低沉的胡笳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哭李公晦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写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无奈与感慨。
“洲边三亩宅,有竹有梅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雅的田园风光。洲边是水乡泽国的景致,三亩宅显得既温馨又不失自由。竹和梅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性植物,竹代表了坚韧不拔,梅花则常与高洁、孤傲等品格相联系。
“岂不堪名世,何如勿起家。” 这两句诗人在表达,即便是有这样的美好环境,也难以消除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这里的“名世”指的是声名狼藉,或许是说即使有了美好的生活,也还是无法摆脱世俗的纷争。
“身才著朱绶,州谩出丹砂。” 这两句则描写诗人自己的处境。“著朱绶”可能隐喻着官服或贵族身份,而“州谩出丹砂”则是说在官方职务上处理繁琐事务,感到厌倦。
最后,“渺渺重湖外,悲风咽暮笳。” 这两句更添了一份凄凉与哀愁。诗人面对辽阔的水域,在秋风中感受到深切的悲伤之情。暮笳,是指傍晚时分军队归营时吹奏的号角声,常用以形容战争或边塞生活中的凄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友情消逝以及个人的命运与选择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