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华堂托孤根,弃我荆棘中全文

华堂托孤根,弃我荆棘中

出处:《和答李德臣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忍寒一百五,何开落匆匆。
华堂托孤根,弃我荆棘中
味言随时变,茗薄酪自浓。
蛱蝶金缕衣,更为悦己容。
虽无蛾眉妒,怀抱常冲冲。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和答李德臣》。诗中描绘了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忍寒一百五,何开落匆匆”,以“一百五”指代春节后的十五日,即元宵节,暗示时光流转之快,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一切皆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诗人以“忍寒”二字开篇,既点明了时节变换的寒冷,也暗喻了人生的艰难与不易。

接着,“华堂托孤根,弃我荆棘中”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华堂”比喻为理想中的美好环境或生活,而“孤根”则代表了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然而,诗人却感叹自己如同被遗弃在荆棘丛生之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在困境中坚持自我的孤独感。

“味言随时变,茗薄酪自浓”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的主题。诗人认为,话语的味道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同茶水的淡薄与乳酪的浓郁一样,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这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蛱蝶金缕衣,更为悦己容”一句,通过蝴蝶装饰华丽的衣裳,更加美丽地展示自己的形象,隐喻了人们为了迎合他人喜好,不惜改变自己的真实面貌。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社会中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种种妥协与伪装。

最后,“虽无蛾眉妒,怀抱常冲冲”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即使没有外界的嫉妒与压力,内心仍然充满了困扰与不安。这种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之间的冲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