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内,天地总如寄
出处:《游九疑拟古二首》
明 · 邓云霄
人生百年内,天地总如寄。
大哉帝王居,八荒堂闼尔。
形骸有雕谢,神理无终始。
远近岂殊观,徒劳泣妃子。
沾沾妇女仁,应为达者嗤。
赢博无不可,延陵悟兹旨。
大哉帝王居,八荒堂闼尔。
形骸有雕谢,神理无终始。
远近岂殊观,徒劳泣妃子。
沾沾妇女仁,应为达者嗤。
赢博无不可,延陵悟兹旨。
鉴赏
这首诗《游九疑拟古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对人生的哲思和对帝王居所的描绘,展现了深邃的人生哲学与宇宙观。
首句“人生百年内,天地总如寄”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如同寄居于天地之间,暗示了生命在宇宙长河中的微不足道。接着,“大哉帝王居,八荒堂闼尔”则以帝王的居所作为对比,强调了帝王地位的崇高与广大,但同时也暗含了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
“形骸有雕谢,神理无终始”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有限与精神的永恒。形体终究会衰老、消逝,而精神法则却无始无终,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接下来,“远近岂殊观,徒劳泣妃子”通过对比远近景物的不同观感,指出人们的忧虑与悲伤往往徒劳无功,妃子的哭泣只是情感的宣泄,并非解决问题之道。
“沾沾妇女仁,应为达者嗤”批评了那些过于关注女性仁慈行为的人,认为这种行为在通达事理的人看来是可笑的。最后,“赢博无不可,延陵悟兹旨”则以赌博为例,说明无论何种行为,只要能领悟其中的真谛,皆无不可。这里的“延陵”可能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季札,他以礼让著称,此处借以表达对道德与智慧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生命、权力、道德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