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环堵即为宫,适趣依稀栗里同
出处:《迂溪草堂初成》
清 · 俞荔
何妨环堵即为宫,适趣依稀栗里同。
不速到门惟夜月,无私惠我有春风。
是非难染溪边石,得失奚关塞上翁。
闭户领来清净福,却忘身在万山中。
不速到门惟夜月,无私惠我有春风。
是非难染溪边石,得失奚关塞上翁。
闭户领来清净福,却忘身在万山中。
鉴赏
这首诗《迂溪草堂初成》由清代诗人俞荔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新居的环境与心境。首句“何妨环堵即为宫”,以“环堵”形容草堂之小,却以“即为宫”表达出诗人对居住之所的满足与自豪,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接着“适趣依稀栗里同”一句,将新居与古代隐士栗里相比,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与世无争、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
“不速到门惟夜月,无私惠我有春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夜月”和“春风”象征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人情温暖的渴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环境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是非难染溪边石,得失奚关塞上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溪边石”与“塞上翁”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人生是非、得失的淡泊态度,认为这些外在事物难以影响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闭户领来清净福,却忘身在万山中”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享受独处之乐,内心充满宁静与幸福的感受,同时又巧妙地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中,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居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