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与湘水,合流俱洞庭
出处:《寄怀在伯三首 其一》
宋 · 赵蕃
沅水与湘水,合流俱洞庭。
如何君于我,乃隔影与形。
沧江鸥鹭野,深林兰蕙馨。
含章斯发发,遂性逐冥冥。
如何君于我,乃隔影与形。
沧江鸥鹭野,深林兰蕙馨。
含章斯发发,遂性逐冥冥。
注释
沅水:沅江是中国南方的河流。湘水:湘江也是中国南方的河流。
洞庭:洞庭湖,位于沅江和湘江交汇处。
乃:却,表示转折。
隔影与形:形容距离遥远,如同影子与实体分离。
沧江:江水苍茫。
鸥鹭:水鸟,如鸥和鹭。
兰蕙:兰花和蕙草,象征高雅。
含章:包含美好的品质或才华。
发发:显露,显现。
遂性:顺从本性。
冥冥:深远,形容自然的广大无垠。
翻译
沅江与湘江,共同汇入洞庭湖。你我之间为何,只能像影子与实体分离?
江面上鸥鹭飞翔,深林中兰花幽香。
才华显露无遗,随性而行,融入自然深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寄怀在伯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沅水和湘水的交汇比喻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原本同源共入洞庭湖,象征着两人原本的亲密关系。然而,现实却是“隔影与形”,暗示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或某种难以逾越的障碍。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沧江上的鸥鹭和深林中的兰蕙,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友情的向往。"含章斯发发",意指美好的品德如同隐藏的珍珠逐渐显现,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保持真我,不受外界影响。“遂性逐冥冥”,则祝愿友人能够随心所欲,自在地生活,即使相隔遥远,也能心境相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体现了赵蕃诗歌中常见的山水寄情和个人修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