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夫惭骂座,甘让次公狂
出处:《和秦伯未岁暮寄怀二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衣带吴淞隔,相思水一方。
浪花浮梦远,丝柳引愁长。
有酒牟中圣,平居薄太康。
灌夫惭骂座,甘让次公狂。
浪花浮梦远,丝柳引愁长。
有酒牟中圣,平居薄太康。
灌夫惭骂座,甘让次公狂。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联“衣带吴淞隔,相思水一方”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思念之情比作跨越吴淞江的衣物,与友人相隔一方的水,形象地表达了距离带来的相思之苦。
颔联“浪花浮梦远,丝柳引愁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浪花仿佛承载着遥远的梦境,而随风飘动的柳丝则似乎在引领着无尽的忧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颈联“有酒牟中圣,平居薄太康”转而谈论饮酒之事。这里“牟中圣”可能是指借酒浇愁,寻求心灵的慰藉;“平居薄太康”则可能是指日常生活中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或对现实的不满。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既寻求解脱又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尾联“灌夫惭骂座,甘让次公狂”引用历史典故,灌夫是汉朝时期著名的豪侠,以其敢于直言著称;次公则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狂放不羁闻名。诗人在这里以灌夫自谦,表示自己不敢像他那样在宴席上直言不讳,同时甘愿像次公一样狂放,表达了自己在面对现实困境时内心的挣扎与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