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南下路险涩,不惮著脚穷幽寻
出处:《游济源》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元戎小队闲登临,悠悠旌旆穿山林。
太行南下路险涩,不惮著脚穷幽寻。
清源祭秩世所重,乔木掩映灵宫深。
是时方口雨初过,天风破晓开微阴。
入门为问庙见礼,白发黄冠通古今。
且言享诚非享物,那在与俗占浮沉。
鞠躬执简默有祷,脯酒纵薄神所歆。
几年愿违莫能遂,至此始得偿初心。
点检图经叹禹迹,山青水绿无知音。
竹根醉倒客星散,夜听波底蛟龙吟。
太行南下路险涩,不惮著脚穷幽寻。
清源祭秩世所重,乔木掩映灵宫深。
是时方口雨初过,天风破晓开微阴。
入门为问庙见礼,白发黄冠通古今。
且言享诚非享物,那在与俗占浮沉。
鞠躬执简默有祷,脯酒纵薄神所歆。
几年愿违莫能遂,至此始得偿初心。
点检图经叹禹迹,山青水绿无知音。
竹根醉倒客星散,夜听波底蛟龙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俊民在济源的一次游览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诗中以“元戎小队闲登临”开篇,描绘了一幅队伍悠闲登山的场景,随后通过“悠悠旌旆穿山林”进一步渲染了登山过程中的宁静与悠远。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太行山南下的险峻之路,但即使面对艰难,也愿意深入探索幽静之地。
进入济源后,诗人被清源祭祀的庄重仪式所吸引,感受到古木参天、灵宫深邃的氛围。雨后的清晨,天风拂面,微阴渐散,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清新与神秘。诗人恭敬地询问庙宇的礼仪,并与庙内的长者交流,了解到真正的祭祀在于诚心而非物质的供奉,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在庙内,诗人虔诚地祈祷,虽然供品简单,但内心充满敬意。他感叹多年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仿佛回到了初心。最后,诗人感慨于图经中记载的禹迹,山青水绿之间似乎缺少知音。夜晚,竹林中传来客人醉倒的声音,而波底的蛟龙之吟则成为夜色中独特的伴奏,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历史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切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