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谟冠百王,首言钦恭敬
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
时开复时阖,静定动亦定。
孰为磨且奁,尘垢敢吾竞。
徐步冲牙和,俨立章甫正。
威严修德容,戒惧毓景行。
典谟冠百王,首言钦恭敬。
慎寅与祗让,惴惴远机阱。
怠慢惟不敢,兹其所以圣。
三畏四勿传,孔颜曾思孟。
洛学至正叔,主一肃正命。
乾淳朱逮张,铭箴互规咏。
奥室鬼神临,寐枕雷霆迸。
凛若对庙祭,严于听军令。
古君子必尔,持身以莅政。
保家云仍长,理国彊以靓。
繄予幼不学,乃有东家郑。
一谨禦万邪,道涯自孤泳。
何当跻公堂,幽话听犀柄。
师授分所闻,庶尽人己性。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题目为《题郑提学孔明敬斋》。诗中充满了对儒家修养和道德修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学习、自我修炼的高度重视。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鉴赏:
首先,“恭惟方寸心,表里无将迎。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审视和自我反省,以及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认识。这里的“方寸心”指的是人的内心,而“表里无将迎”则强调了内外如一,不做伪装。而“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则象征着一切美好与丑陋都无法逃脱宇宙这一伟大的明镜之下。
其次,“时开复时阖,静定动亦定。孰为磨且奁,尘垢敢吾竞。”这几句诗人在强调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平衡,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外界动荡的对比。在这里,“孰为磨且奁”表达了对于内心世界不停歇地磨练与净化,而“尘垢敢吾竞”则是在强调面对尘世间的污秽与挑战,诗人表现出了一种坚定的意志。
再来,“徐步冲牙和,俨立章甫正。威严修德容,戒惧毓景行。”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在行为上的谨慎与端庄,以及内心的修养与德行之美。这里的“徐步冲牙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而“俨立章甫正”则强调了仪态的端正。接着,“威严修德容,戒惧毓景行”则是对品德之美与行为之慎重的赞颂。
接下来,“典谟冠百王,首言钦恭敬。”这两句诗人在提到古代圣贤的教诲,以及对于这种智慧和尊重的渴望。这里的“典谟冠百王”表达了对圣贤之道的最高尊崇,而“首言钦恭敬”则是对这份智慧与尊重的最真挚的追求。
以下,“慎寅与祗让,惴惴远机阱。怠慢惟不敢,兹其所以圣。”几句诗人在表达对于待人接物的谨慎,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去错误的反省。这里的“慎寅与祗让”强调了对于小心翼翼的态度,而“惴惴远机阱”则是在形象地描述一种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深思熟虑。接着,“怠慢惟不敢,兹其所以圣”则是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省,以及对于成为圣贤之道的追求。
随后,“三畏四勿传,孔颜曾思孟。”诗人在提到儒家学派中的重要人物及教义。这里的“三畏四勿传”指的是儒家的基本德行,而“孔颜曾思孟”则是在回忆和思考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智慧。
紧接着,“洛学至正叔,主一肃正命。”这几句诗人在赞颂古代学术中心洛阳的学问,以及对于君主之道的严肃认真。这里的“洛学至正叔”表达了对洛阳学术的最高评价,而“主一肃正命”则是在强调对于治国安邦之道的庄重与准确。
此外,“乾淳朱逮张,铭箴互规咏。”这几句诗人在提到古代哲人的智慧和他们的教导。这里的“乾淳朱逮张”是在回忆这些伟大人物的贡献,而“铭箴互规咏”则是对这些智慧与教诲的赞美。
最后,“奥室鬼神临,寐枕雷霆迸。凛若对庙祭,严于听军令。”几句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宗教仪式和军事纪律的尊重。这里的“奥室鬼神临”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与自然灵界交流的情况,而“寐枕雷霆迸”则是在强调这种交流中的一种震撼感。接着,“凛若对庙祭,严于听军令”则是对宗教仪式和军事纪律的高度尊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修养、学习、德行、智慧以及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