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以慰雅怀,陶然醉醽醁全文

何以慰雅怀,陶然醉醽醁

明 · 陈琏
修筠近前楹,劲节恒在目。
朝来积雪多,风落声簌簌。
寒侵白鸾尾,冻折琅玕玉。
新音静宜听,清气端可掬。
闲歌淇澳诗,缅想筼筜谷。
何以慰雅怀,陶然醉醽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竹林与积雪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修筠近前楹,劲节恒在目”描绘了竹子挺拔的姿态,与屋檐相近,其坚韧的节操始终映入眼帘。接着,“朝来积雪多,风落声簌簌”描述了清晨时分,大雪覆盖大地,微风吹过,雪花轻落,发出细微的声响。这一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

“寒侵白鸾尾,冻折琅玕玉”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环境,雪花不仅落在地上,也侵袭了竹叶,甚至导致竹子的部分枝条因寒冷而折断。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竹子比作珍贵的玉石,形象地表现了竹子在严寒中的脆弱与坚强。

“新音静宜听,清气端可掬”则转向对声音和空气的感知,即使是在如此寂静的环境中,也能听到竹叶轻轻摩擦的声音,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清新之气。这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闲歌淇澳诗,缅想筼筜谷”表达了诗人通过吟诵古代关于竹子的诗歌,回想起淇澳和筼筜谷这样的竹林胜地,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最后,“何以慰雅怀,陶然醉醽醁”则是诗人的感慨,他以饮酒来慰藉自己对自然美景和高洁品质的向往,表达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追求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与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在复杂社会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