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负高秋星月夜,归来重与话三生
出处:《挽胡甘滩》
明 · 成鹫
石羊山下识初平,仙去惟怜鹤驭轻。
楚些拟招魂不返,滩声流恨水无情。
仪廷待凤迟三稔,杖国支鸠失五更。
莫负高秋星月夜,归来重与话三生。
楚些拟招魂不返,滩声流恨水无情。
仪廷待凤迟三稔,杖国支鸠失五更。
莫负高秋星月夜,归来重与话三生。
鉴赏
这首挽诗《挽胡甘滩》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诗中以“石羊山下识初平”开篇,巧妙地将逝者与山羊联系起来,寓意其如山羊般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仙去惟怜鹤驭轻”一句,运用了仙鹤的意象,象征逝者已成仙,但诗人仍感惋惜,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不舍。
“楚些拟招魂不返”引用了《楚辞》中的典故,借以表达诗人试图召唤逝者灵魂的愿望,却未能如愿,暗示了生命的不可逆转和遗憾。随后,“滩声流恨水无情”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水流声,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愁,同时也暗喻了时间的无情流逝。
“仪廷待凤迟三稔,杖国支鸠失五更”两句话,运用了等待凤凰降临和支撑国家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在世时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其在国家事务中贡献的肯定。最后,“莫负高秋星月夜,归来重与话三生”则寄希望于未来,期盼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再次相聚,继续讲述三生三世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团聚的期待和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理想与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