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猿汝何知,亦有故旧情
出处:《山中闻猿》
宋 · 胡仲弓
山人犹未去,空使山猿惊。
迎风坐枯藤,吟作长短声。
山猿汝何知,亦有故旧情。
人兮不如猿,冷暖随时生。
不见求友莺,乔木长嘤嘤。
迎风坐枯藤,吟作长短声。
山猿汝何知,亦有故旧情。
人兮不如猿,冷暖随时生。
不见求友莺,乔木长嘤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人:隐士。犹:还。
去:离去。
空:只。
使:让。
山猿:山中的猿猴。
迎风:迎着风。
坐:坐。
枯藤:枯萎的藤蔓。
吟作:低声吟唱。
长短声:或长或短的诗篇。
汝:你。
知:理解。
故旧:旧友。
不如:不及。
随:随着。
时:时势。
求友:寻求朋友。
莺:黄莺。
乔木:高大的树木。
嘤嘤:鸣叫声。
翻译
隐士还未离去,只让山中的猿猴感到惊讶。他迎着风坐在枯藤上,低声吟唱着或长或短的诗篇。
山中的猿猴啊,你又怎能理解,你也怀有对旧友的情感。
人哪,竟不如这些猿猴,生活的变化无常让人感到冷暖无常。
再也见不到寻求朋友的黄莺,在高大的树木间持续发出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情景。首句“山人犹未去”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坚守,而“空使山猿惊”则暗示了他的存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接下来,“迎风坐枯藤,吟作长短声”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中,借风声与藤蔓为伴,吟咏诗歌的情景。
诗人进一步通过山猿来抒发情感:“山猿汝何知,亦有故旧情。”他将山猿视为知己,认为它们也有着对旧友的情感,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鸣。接着,诗人感慨“人兮不如猿,冷暖随时生”,暗示人在世间的孤独和无常,相比之下,山猿似乎更能随自然变化而自适。
最后两句“不见求友莺,乔木长嘤嘤”以莺鸟的求友行为反衬自己的孤寂,乔木间莺鸟的鸣叫更显得诗人内心的落寞。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中生活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孤独与自然的亲近,语言简洁,情感深沉。胡仲弓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常常流露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