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素服迎秦帅,浪说弯弓射郅都
出处:《陈集生太史以诸将诗五章见贻次来韵赋答》
明 · 张萱
角徵宫商应管无,入关空有五侯俱。
未闻素服迎秦帅,浪说弯弓射郅都。
降魔倒授金刚杵,奔命纷飞竹使符。
且向咽喉问通塞,休将唇吻较赢输。
未闻素服迎秦帅,浪说弯弓射郅都。
降魔倒授金刚杵,奔命纷飞竹使符。
且向咽喉问通塞,休将唇吻较赢输。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对陈集生太史所赠《诸将诗》五章的回应之作,名为《陈集生太史以诸将诗五章见贻次来韵赋答(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与独到见解。
首句“角徵宫商应管无”,运用了音乐术语“角徵宫商”来比喻历史上的各种政治力量或势力,暗示这些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同音乐般起伏变化,但最终归于平静,没有明确的主导者或响应者。接着,“入关空有五侯俱”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暗指某些势力虽然一时显赫,但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无法持久。
“未闻素服迎秦帅,浪说弯弓射郅都”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两个事件——秦始皇的征服与郅都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历史功过是非的思考。前者强调的是权力的征服与统一,后者则突出了个人英雄主义。诗人似乎在质疑,真正的历史英雄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历史的走向,还是只是历史洪流中的泡沫。
“降魔倒授金刚杵,奔命纷飞竹使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权力的探讨。这里使用了佛教中的“金刚杵”象征力量与坚定,以及“竹使符”代表官府的权力与命令。这两句暗示,真正的力量并不在于外在的武力或官位,而在于内心的坚定与智慧。
最后,“且向咽喉问通塞,休将唇吻较赢输”两句,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进程的理解。诗人认为,历史的前进与阻滞,关键在于人们的选择与行动,而不是简单的胜利或失败。这里的“咽喉”可以理解为历史的关键节点,而“唇吻”则象征了表面的言语与争斗。诗人提醒人们,不应仅仅关注言语上的胜负,而应更深入地思考行动背后的真正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历史与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历史进程中真正力量来源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