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泪翻岐下,乡心落海湄
出处:《岐阳逢曲阳故人话旧》
唐 · 马戴
异地还相见,平生问可知。
壮年俱欲暮,往事尽堪悲。
道路频艰阻,亲朋久别离。
解兵逃白刃,谒帝值明时。
淹疾生涯故,因官事业移。
鸡鸣关月落,雁度朔风吹。
客泪翻岐下,乡心落海湄。
积愁何计遣,满酌浣相思。
壮年俱欲暮,往事尽堪悲。
道路频艰阻,亲朋久别离。
解兵逃白刃,谒帝值明时。
淹疾生涯故,因官事业移。
鸡鸣关月落,雁度朔风吹。
客泪翻岐下,乡心落海湄。
积愁何计遣,满酌浣相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异地:不同的地方。平生:一生,终生。
问:询问,了解。
知:知道,了解。
壮年:中年,人生的旺盛时期。
俱:都,一同。
欲暮:接近晚年。
往事:过去的事情,以往的经历。
堪悲:值得悲伤,令人悲哀。
道路:人生的路途,经历。
频:频繁,经常。
艰阻:艰难险阻。
亲朋:亲戚朋友。
久别离:长时间的分离。
解兵:放下武器,指脱离战争。
逃:逃避,躲避。
白刃:刀剑,此处代指战争。
谒帝:拜见皇帝。
值:逢,遇到。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淹疾:长期患病。
生涯:人生,生计。
故:因此,所以。
因官:因为做官。
事业移:事业发生变化或转移。
鸡鸣:公鸡打鸣,黎明时分。
关月落:边关的月亮落下,表示时间的推移。
雁度:大雁飞过。
朔风:北风,寒风。
客泪:旅人的眼泪。
翻岐下:在歧路上翻滚,比喻在人生的岔路口感到迷茫。
乡心:思乡之心。
落海湄:落在海边,形容思乡之情深重。
积愁:累积的忧愁。
何计:有什么办法。
遣:派遣,消除。
满酌:斟满酒杯。
浣:洗涤,清除。
相思: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
翻译
虽然身处异地但我们还能相见,你一生的经历能否向我诉说?我们都已步入晚年,回想起往昔种种,尽是让人悲伤的故事。
人生的道路上常常充满艰难险阻,亲朋好友也因长久的分离而稀疏。
为了躲避战乱的刀锋,我们逃离战场,在这和平的年代拜见帝王。
生活困顿多病,事业也因官场变迁而受影响。
雄鸡报晓时月亮西落,大雁南飞承受着北风的吹拂。
异乡客的泪水洒在岔路口,对故乡的思念飘落在海边。
积聚的忧愁该如何排解,只能借酒消愁,希望能冲淡这无尽的相思。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开篇“异地还相见,平生问可知”表明尽管彼此身处异乡,但仍旧关心对方的人生况味。“壮年俱欲暮,往事尽堪悲”则反映了时光匆匆,青春易逝,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哀伤。
“道路频艰阻,亲朋久别离”写出了诗人因征战和官职调动而与亲友长时间分离的苦况。“解兵逃白刃,谒帝值明时”则是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危险的描绘,以及在朝廷中求见皇帝的艰难。
“淹疾生涯故,因官事业移”表达了诗人因病痛及职务变动而不得不迁徙的无奈。“鸡鸣关月落,雁度朔风吹”则是对边塞之地夜深人静时分的描写,通过月落和寒风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客泪翻岐下,乡心落海湄”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尽管身在他乡,但那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如同滔滔江水,无法抑制。“积愁何计遣,满酌浣相思”则是对如何排遣心中的忧愁和怎样以酒来寄托相思之情的发问。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友情别离、战争苦难以及官职迁徙等主题的抒情,展现了一个唐代士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心路历程和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