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此义我亦怪,历问更为居者惜
出处:《杖锡虎》
宋末元初 · 戴表元
杖锡山中深,与世绝往还。
从来称是仙圣窟,虎暴不得奸其间。
今年山神大失职,虎来山前搏人食。
传闻此义我亦怪,历问更为居者惜。
杖锡山中民,犷健疏农耕。
老稚为樵壮为猎,朝朝暮暮山中行。
山獐野雉收当粮,天寒果熟霜狸香。
腰弓度垄矢插房,黄茅覆溪机半张。
鸟啼犬奔风箭急,机鸣未发且前立。
平生闻虎不识面,颠倒穷途忽相及。
惊呼顿迅声渐微,妻儿骇呀不即归。
循踪走至设机处,但有血渍斓斑衣。
呜呼哀哉乎,此民良足悲。
呜呼嗟哉乎,此事不足疑。
吾闻以毒殃物者,物亦以毒殃其身,我不敢以尔为仁。
以饵钩物者,物亦钩尔以为饵,我不敢以尔为智。
杖锡山,山绝深,无虎不必古,有虎不必今。
天生此物居山林,有虎无虎视尔心。
但令尔心无干戈,虎居深山奈尔何。
从来称是仙圣窟,虎暴不得奸其间。
今年山神大失职,虎来山前搏人食。
传闻此义我亦怪,历问更为居者惜。
杖锡山中民,犷健疏农耕。
老稚为樵壮为猎,朝朝暮暮山中行。
山獐野雉收当粮,天寒果熟霜狸香。
腰弓度垄矢插房,黄茅覆溪机半张。
鸟啼犬奔风箭急,机鸣未发且前立。
平生闻虎不识面,颠倒穷途忽相及。
惊呼顿迅声渐微,妻儿骇呀不即归。
循踪走至设机处,但有血渍斓斑衣。
呜呼哀哉乎,此民良足悲。
呜呼嗟哉乎,此事不足疑。
吾闻以毒殃物者,物亦以毒殃其身,我不敢以尔为仁。
以饵钩物者,物亦钩尔以为饵,我不敢以尔为智。
杖锡山,山绝深,无虎不必古,有虎不必今。
天生此物居山林,有虎无虎视尔心。
但令尔心无干戈,虎居深山奈尔何。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入山中,远离尘世,本应宁静祥和的仙圣窟,却因山神失职,老虎出没,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恐慌和生活困扰。诗中通过细致的场景描写,如农夫猎户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们面对虎患时的惊恐与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冲突的现实。诗人感叹,那些以害人为手段的人,最终也会受到同样的伤害,以此警示世人不要轻易伤害无辜。他认为,老虎的存在与否并非绝对,关键在于人心是否和平,如果人心没有争斗,即使有虎,也无法侵扰。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和谐共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