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出处:《题兴善寺后池》
唐 · 卢纶
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
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
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
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隔窗:隔着窗户。栖:停留。
白鹤:一种白色的鸟类,常被视为吉祥之物。
镜湖:平静如镜的湖泊。
何年:哪一年。
逢:遇见。
几遍人:多少人。
岸莎:岸边的莎草。
青有路:草色青青,有路径可寻。
苔径:长满苔藓的小路。
绿无尘:绿色且干净无尘土。
永愿:永远的愿望。
容依止:允许我停留依靠。
僧中:在僧侣之中。
老此身:在此度过一生。
翻译
窗外静息着白鹤,仿佛与镜湖为伴。月光照亮了不知多少年的树木,花儿遇见了多少过客。
岸边的莎草青翠有小径,苔藓覆盖的小道绿得无尘。
我愿长久地在此栖息,于僧侣中度过此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院后池景象,充满了禅意与哲思。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尘世、寂寞求静的向往。
“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白鹤栖息在寺院的窗外,其形态如同镜中之物,与湖水相邻,展现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则是对时间流转与生命轮回的沉思。诗人通过月光照耀古树、花开花落的人生变迁,表达了对时间无常与生命短暂的感慨。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这两句描绘了一条通往寺院后池的小路,这路边长满了青色的莎草和绿色的苔藓,没有半点尘土。这种景象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体现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的追求。
最后,“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表达了诗人对寺院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够在这片净土上安度晚年,以僧侣的身份结束尘世的轮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宁静与超然物外的追求,是一首融合了禅意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