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
出处:《喻时》
唐 · 王建
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
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
讵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
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
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
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
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
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
讵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
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
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
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
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去者:离去的人或事物。弊帷:破旧的帷幕。
来者:到来的人或事物。
新衣:崭新的衣服。
鲜华:鲜艳华丽。
久长:长久保持。
色落:颜色褪去。
弃遗:被抛弃。
讵知:怎能预知。
行者:行路者,比喻人生旅途上的人。
夭:早逝。
壮者:壮年之人。
衰:衰退,衰老。
区区:形容生命短暂。
未死间:活着的时候。
回面:转过脸,指人的态度转变。
是非:对错,这里指评判。
好闻:喜欢听闻。
苦不乐:不一定是快乐的事。
好视:喜欢观看。
忽生疵:突然发现瑕疵。
乃明:这才明白。
万物情:世间万物的规律。
逐:跟随。
人心移:人心的变化。
古今:古往今来。
尽如此:都是这样。
达士:通达事理的人。
将何为:该怎么做。
翻译
离去的如同破旧的帷幔,到来的如同崭新的衣裳。鲜艳华丽无法长久保持,颜色褪去终将被遗弃。
谁能预知行路者的早逝,谁又能领悟壮年人的衰退。
在这短暂的生命里,人们转身间评判着是非。
喜欢听闻的未必是快乐之事,注视久了美也会突现瑕疵。
这才明白世间万物之情,都随着人心而变迁。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情形,通达之士又该如何自处。
鉴赏
这首诗名为《喻时》,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比去者和来者的形象,表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更新换代以及人生无常的哲理。诗中“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两句,以旧帐和新衣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过去与未来的区别,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
"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进一步点明了事物的短暂性,即使是最美好的东西也难逃衰败的命运。接着,“讷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表达了对于生命易逝和青春不再的感慨。"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则是在反思生与死之间的瞬息万变,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在时间流转中发生变化。
诗的后半部分,“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表达了对于痛苦和疾病的担忧,它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侵袭。"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则是指出宇宙间的一切情感与变化都随着人的内心而转变。
最后,“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事物无常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智者面对这一切所能做出的反思。这一句也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