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俱可至,徙倚不知还
出处:《永和镇曾峑季高明秀楼》
宋 · 周必大
心得高明趣,楼开井邑间。
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
景物因天巧,轩窗占地悭。
寒暄俱可至,徙倚不知还。
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
景物因天巧,轩窗占地悭。
寒暄俱可至,徙倚不知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心:内心。得:获得。
高明:高超、深刻。
趣:趣味。
楼开:楼阁建造。
井邑:城乡。
间:之间。
巡檐:漫步檐下。
风与月:风和月。
隐几:倚靠几案。
水兼山:近水远山。
景物:景色。
因:因为。
天巧:大自然的巧妙安排。
轩窗:窗户。
占地:占据空间。
悭:吝啬,此处指小。
寒暄:寒暄问候。
俱:都。
可至:可以到达。
徙倚:徘徊。
不知还:忘记返回。
翻译
心中领悟了高深的趣味,楼阁坐落在城乡之间。在楼阁周围,风月相伴,近处有水,远处有山。
自然景色巧妙地映入眼帘,轩窗虽小却尽揽天地。
无论是寒暄交谈还是独自欣赏,都能在此流连忘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永和镇曾峑季高明秀楼》。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高明秀楼的独特感受和欣赏。首句“心得高明趣”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高雅情趣的领悟,暗示了此楼的不凡之处。接下来,“楼开井邑间”描绘了楼阁坐落在城乡交错之地,视野开阔。
“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两句,通过写诗人漫步楼头,感受到清风明月和山水之景,展现了楼阁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感叹景色的巧妙布局,以及轩窗虽小却能尽揽天地之美的设计。“占地悭”一词,看似批评空间局促,实则赞美其精巧布局。
最后两句“寒暄俱可至,徙倚不知还”表达了诗人无论寒暑都能在此处找到舒适,流连忘返的情境,体现了他对这座楼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座楼阁的环境和诗人的心境,展现出古代文人对理想居所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