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品目入前辈,后生籍籍窥馀光
出处:《赋刘仲高高斋诗》
宋 · 饶节
先生言语妙天下,向来太学传芬芳。
当时品目入前辈,后生籍籍窥馀光。
立谈一见便相可,交无新旧合则章。
别来几何岁月忙,我已三变变沧浪。
子才如许犹绿裳,宜参公卿升庙堂,何为高斋尚翱翔。
悬知公意非自高,自高自圣渠作狂。
泰山北斗不自赞,琼株玉树绝否臧。
用则伊周冠百王,直道而行气益昌。
不用两龚或退藏,直道而去括智囊。
用与不用俱徜徉,使妇无裈非吉祥。
世人言高不著本,但欲困苦邻饥尪。
不知舒卷重在我,尊为帝师初未妨。
先生年来力学道,等观穷达如炎凉。
屈伸有命不足论,要保胸中百鍊刚。
当时品目入前辈,后生籍籍窥馀光。
立谈一见便相可,交无新旧合则章。
别来几何岁月忙,我已三变变沧浪。
子才如许犹绿裳,宜参公卿升庙堂,何为高斋尚翱翔。
悬知公意非自高,自高自圣渠作狂。
泰山北斗不自赞,琼株玉树绝否臧。
用则伊周冠百王,直道而行气益昌。
不用两龚或退藏,直道而去括智囊。
用与不用俱徜徉,使妇无裈非吉祥。
世人言高不著本,但欲困苦邻饥尪。
不知舒卷重在我,尊为帝师初未妨。
先生年来力学道,等观穷达如炎凉。
屈伸有命不足论,要保胸中百鍊刚。
鉴赏
此诗赞美了刘仲高的才华与品德,将他比作泰山北斗,琼株玉树,寓意其学问高深,德行高尚。诗中提到刘仲高虽才华横溢,却仍选择在高斋中翱翔,不急于入庙堂为官,显示其内心之高洁与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认为刘仲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内心追求的是更高的境界,而非仅仅为了地位和权力。诗中还提到刘仲高多年来致力于学问之道,对穷达之事看得淡然,坚信内心的坚韧与刚毅才是最重要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刘仲高能够成为帝王之师的期待,并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都是关键。整首诗通过对刘仲高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