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潮阳隔云海,岁晚倘见客全文

潮阳隔云海,岁晚倘见客

宋 · 苏轼
蓝乔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西游王屋山,不践长安陌。
尔来宁复见,鸟道度太白。
昔与吴远游,同藏一瓢窄。
潮阳隔云海,岁晚倘见客
伐薪供养火,看作栖凤宅。

注释

蓝乔:修道者的名字。
道:修道的境界。
世褊迫:世间的逼仄、困扰。
王屋山:古代名山。
长安陌:长安的街道。
尔来:自从那时以来。
太白:指太白山,中国著名的山脉。
吴:可能指朋友或过去的同伴。
一瓢窄:一只小瓢,形容生活简朴。
潮阳:地名,位于广东。
岁晚:年底,年末。
伐薪:砍柴。
供养火:维持生计。
栖凤宅:寓言中的凤凰居所,象征高洁之地。

翻译

蓝乔接近了修道的境界,却常因世间的逼仄而苦闷。
他曾西行游览王屋山,没有涉足长安的街道。
自那时起,你我是否还能相见?只在鸟道上穿越太白山峰。
过去我们一起远游,共用一只狭小的瓢饮水。
如今你在潮阳,被云海阻隔,但希望年底能有访客降临。
在那里,你砍柴以供火源,视之为凤凰栖息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属于和陶诗体的一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蓝乔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物质世界中的不自在,感到被现实社会所束缚。蓝乔是古代仙境之一,借此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西游王屋山,不践长安陌。" 表明诗人宁愿去遥远的地方探险,也不愿意留在繁华都市中。这两句通过地名和行为,强调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逃离现实世界的心情。

"尔来宁复见,鸟道度太白。" 这里“尔来”指的是时间久远,“宁复见”表达了一种不再重复往事的决心,而“鸟道度太白”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

"昔与吴远游,同藏一瓢窄。" 这里“昔与吴”指的是过去和朋友吴一起旅行,“同藏一瓢窄”则是表达了与朋友共同隐居山林的愿望,体现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潮阳隔云海,岁晚倘见客。" “潮阳”指的是潮州地区,而“隔云海”则是在用一个虚幻的境界来表达一种遥远或超脱现实的状态。“岁晚倘见客”则是表达了在年老时偶尔遇到知音的喜悦。

"伐薪供养火,看作栖凤宅。" 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以及将这种生活比喻为栖凤之宅,体现了诗人的超脱与自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和意志,以隐逸自适的态度来抒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的情谊。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