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树冷如冰
出处:《与李专美》
唐 · 韩昭裔
昭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树冷如冰。
何如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
何如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昭裔:古代子孙对祖先的尊称,这里指地位显赫的人。登庸:被任用或提拔到重要的职位。
凤池:古代皇宫中的池沼,借指朝廷。
鸡树:宫中饲养珍禽的场所,比喻显贵子弟的居所。
冷如冰:形容环境或地位的冷清。
何如:何不,表示建议。
宣徽使:官职名,负责传达皇帝命令和接待宾客。
粥饭僧:比喻生活贫困、仅能糊口的人。
翻译
你的地位还未像昭裔那样得到提升,朝廷的高位冷清如同冰窖。不如暂且担任宣徽使,这样就不会被人当作只会乞讨的僧人呼唤。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昭裔所作,名为《与李专美》。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志向。
“昭裔登庸汝未登”,这里的“昭裔”指代诗人自己,“庸汝”则是一种山名。诗人在这里自比为尚未攀登的高峰,表明自己还没有达到想要的位置。
“凤池鸡树冷如冰”,“凤池”和“鸡树”都是地名,“冷如冰”形容景色之冷清。这两句通过对寒冷山景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清冷的情感,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冷清。
“何如且作宣徽使”,这里的“何如”是反问词,用来表达一种设想或假设,“宣徽使”是一种官职,相当于宫廷仪仗官。诗人在这里自嘲地提出,如果自己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官员的话。
“免被人呼粥饭僧”,这句意为如果能成为这样的官员,便不再被人们称作是靠乞讨米汤过日子的和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位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现实境遇的无奈与自嘲。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既有对高处不胜寒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个人政治地位的渴望和自我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