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檐晓滴淋蝉露,衫袖时飘卷雁风
出处:《长安道中有作》
唐 · 杜荀鹤
回头不忍看羸僮,一路行人我最穷。
马迹蹇于槐影里,钓船抛在月明中。
帽檐晓滴淋蝉露,衫袖时飘卷雁风。
子细寻思底模样,腾腾又过玉关东。
马迹蹇于槐影里,钓船抛在月明中。
帽檐晓滴淋蝉露,衫袖时飘卷雁风。
子细寻思底模样,腾腾又过玉关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回头:回头看。行人:路上的人。
最穷:最困顿。
马迹:马蹄印。
蹇:停留。
槐影:槐树的阴影。
钓船:小舟。
帽檐:帽檐。
晓滴:早晨滴落。
蝉露:露水。
衫袖:衣袖。
子细:仔细。
模样:样子。
腾腾:疲惫的样子。
玉关东:玉门关东面。
翻译
回头看去,我不忍心再看那瘦弱的仆人,路上的行人中我显得最为困顿。马蹄印留在槐树的阴影下,而我的小舟被抛在明亮的月光中。
早晨的帽檐上滴落着露水,如同蝉翼上的晶莹,衣袖间不时卷起大雁南飞的风。
仔细回想,我现在的样子如何?疲惫地继续向东,向着玉门关前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道上行走时的凄凉情景和内心感受。"回头不忍看羸僮," 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生活的眷恋与不舍,但转而一句"一路行人我最穷" 突显了诗人的贫穷孤独。
"马迹蹇于槐影里,钓船抛在月明中。" 描述了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马蹄留下的痕迹映照在槐树的阴影下,而渔舟则被遗弃在明亮的月光之中,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孤独与世隔绝的情境。
"帽檐晓滴淋蝉露,衫袖时飘卷雁风。" 这里则描绘了一幅清晨行走中的景象,帽檐上挂着露珠,而衣袖随着北风飘扬,给人一种秋天的萧瑟感。
"子细寻思底模样,腾腾又过玉关东。"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以及对于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待,"腾腾" 一词形容心情的激荡,而"玉关东" 则象征着远离故土的旅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怀旧和前行的决心,是一幅充满情感色彩的生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