迨予一出守,与子限西东
出处:《寄中书刘舍人》
唐 · 韦应物
云霄路竟别,中年迹暂同。
比翼趋丹陛,连骑下南宫。
佳咏邀清月,幽赏滞芳丛。
迨予一出守,与子限西东。
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
忽睹九天诏,秉纶归国工。
玉座浮香气,秋禁散凉风。
应向横门度,环佩杳玲珑。
光辉恨未瞩,归思坐难通。
苍苍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比翼趋丹陛,连骑下南宫。
佳咏邀清月,幽赏滞芳丛。
迨予一出守,与子限西东。
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
忽睹九天诏,秉纶归国工。
玉座浮香气,秋禁散凉风。
应向横门度,环佩杳玲珑。
光辉恨未瞩,归思坐难通。
苍苍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云霄路:比喻高远的仕途。中年迹暂同:中年时有段时间轨迹相同。
比翼:比喻并肩或共同。
丹陛:皇宫的台阶,代指朝廷。
南宫:古代皇宫的别称。
佳咏:优美的诗歌。
幽赏:幽静的欣赏。
滞:停留, 拘泥。
迨予:等到我。
一出守:出任地方官。
限西东:受限于东西方向。
九天诏:皇帝的诏书。
秉纶:执掌朝廷机要。
国工:朝廷的重要官员。
玉座:皇帝的宝座。
秋禁:秋天的皇宫。
凉风:凉爽的风。
横门:皇宫的侧门。
环佩:古代官员佩戴的玉佩。
杳玲珑:形容声音清脆隐约。
光辉:指对方的荣耀和成就。
恨未瞩:遗憾未能亲眼看见。
坐难通:坐立不安。
苍苍松桂姿:以松桂比喻人的品格。
掖垣:皇宫的侧墙,代指朝廷。
翻译
你我曾有高飞直上云霄的志向,中年时期却有了短暂的同行轨迹。如同比翼鸟般一同奔向朝廷,骑马并肩离开南宫。
邀月吟诗的好时光被花丛留住,期待再次相聚,但分别使我忧心忡忡。
等到我被派出任地方官,你我在东西方向受限,无法常聚。
早晨的露水令人感伤,离别的怀抱更加沉重。
忽然间看到皇帝的诏书,你将回归朝廷担任重要职务。
玉座上飘着香气,秋天的宫禁中吹过凉风。
你应该会穿过横门,佩带着环佩,声音轻盈。
遗憾的是你的光辉成就我还未能亲眼目睹,思念之情让我坐立不安。
想象你如青松翠桂般的品格,仍在朝廷之中屹立不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感伤之情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绪。
"云霄路竟别,中年迹暂同" 表示诗人与朋友在云霄山路上告别,这条道路是他们共同行走过的地方,但现在却只能各自分开。"比翼趋丹陛,连骑下南宫" 则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像鸟儿一般并肩前行,一起策马经过皇宫前的丹陛桥。
诗人在佳境中邀月同咏,享受着幽静的赏心悦目的时光。然而当他独自一人出守城池,与朋友相隔东西两地之时,那份离别之情便如晨露一般难以排遣,更添了几分忧愁。
忽然接到来自九天的诏书,诗人秉承命令,带着国事的重担归去。玉座上的香气与秋日里的凉风,都让他感到不舍,但最终还是踏上了归途。他的光辉事业虽未能如愿,却也只能暂时搁置,因为归心似箭,难以自制。
最后诗人提到松树和桂树的姿态,让人想起了远在边塞的朋友,心里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士人离别时的情感纠葛,也能领略到他们那种超越时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