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胥都往矣,井邑尚依然
出处:《过铜梁县有感为住半日》
宋 · 郭印
摄职临兹邑,于今五十年。
吏胥都往矣,井邑尚依然。
指目身曾见,谈论口但传。
人情犹可喜,能不为留连。
吏胥都往矣,井邑尚依然。
指目身曾见,谈论口但传。
人情犹可喜,能不为留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摄职:任职。兹邑:此地。
于今:至今。
五十年:五十多年。
吏胥:官吏们。
井邑:城镇。
尚:仍然。
依然:依旧。
指目:亲眼所见。
身曾见:亲身经历。
谈论:讲述。
口但传:口头流传。
人情:人们的情感。
犹可喜:仍然令人欣喜。
能不:怎能不。
留连:留恋。
翻译
我在此地任职已经五十年了。过去的官吏们都已经离去,城镇风貌依旧。
我还记得亲眼所见的事物,只留下口头讲述的故事。
人们的情感仍然可以感受到,怎能不留恋这里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过铜梁县有感为住半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铜梁县的感慨和留恋之情。首句"摄职临兹邑"表明诗人曾在此地任职,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显示出他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接下来的诗句"吏胥都往矣,井邑尚依然"描绘了人事变迁,尽管官员和下属已经离去,但城镇的风貌依旧,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地方的永恒。
"指目身曾见,谈论口但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亲身经历和耳闻的故事,这些记忆和传说成为了他与这个地方紧密相连的纽带。最后两句"人情犹可喜,能不为留连"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淳朴民风的喜爱,以及对停留片刻的渴望,流露出对故地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铜梁县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转中不变事物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