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聊借榻,兰若一灯光
出处:《登名山寺宿高盖兰若纪兴》
明 · 佘翔
鹫岭疑兹地,真堪奉法王。
芙蓉云外耸,薝卜雨中香。
山色含晴霭,钟声带夕阳。
下方聊借榻,兰若一灯光。
芙蓉云外耸,薝卜雨中香。
山色含晴霭,钟声带夕阳。
下方聊借榻,兰若一灯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登名山寺宿高盖兰若纪兴(其四)》描绘了一幅山中寺庙的宁静景象。首句“鹫岭疑兹地”暗示了诗人身处崇高的山岭之中,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敬仰之情,仿佛来到了佛教圣地。接下来的“真堪奉法王”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僧侣领袖的尊崇。
“芙蓉云外耸”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出水芙蓉,高耸入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势的峻峭和秀美。而“薝卜雨中香”则通过雨中的薝卜(一种香草)散发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与寺庙的宁静相得益彰。
“山色含晴霭”描绘了山峦在晴朗的雾气中若隐若现的美景,增添了神秘感。最后一句“钟声带夕阳”,以悠扬的钟声与缓缓落下的夕阳相结合,渲染出傍晚时分寺庙的宁静祥和,以及诗人在此处暂住,享受片刻安宁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禅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名山寺庙的赞美和对佛学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