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能许邻并,分药斸春畦
出处:《湖西逸人》
唐 · 齐己
老隐洞庭西,渔樵共一溪。
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
橘柚园林熟,蒹葭径路迷。
君能许邻并,分药斸春畦。
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
橘柚园林熟,蒹葭径路迷。
君能许邻并,分药斸春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隐:年老时选择隐居。洞庭西:洞庭湖的西部。
渔樵:捕鱼和砍柴,代指平凡生活。
孤鹤:孤独的鹤,常象征高洁或孤独的隐者。
石上:岩石表面。
远僧:来自远方的僧人。
橘柚:橘子和柚子,代表丰富的果林。
蒹葭:芦苇,常用于描绘水边景色。
径路迷:小路使人迷惑,难以辨认。
君能:如果你能。
许邻并:同意成为邻居,一起生活。
分药:分享草药。
斸春畦:在春天的菜地里耕作,斸意为挖、耕种。
翻译
年老后隐居在洞庭湖以西,与渔夫和樵夫共享一条小溪。琴声前只有孤鹤的身影,岩石上有远方僧侣留下的题字。
橘子和柚子在园中成熟,芦苇丛中的小路让人迷失方向。
你若愿意成为邻居,我们可以一同耕种春天的菜地,分享草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洞庭湖西边的宁静生活图景。开篇“老隐洞庭西,渔樵共一溪”两句,勾勒出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渔樵即是打鱼的人,与隐者共同享受着这一条清澈的溪流。
接着,“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两句,则透露出隐者的文化修养和内心世界。琴是一种高雅的乐器,而孤鹤则象征着超凡脱俗;石上远僧题,或许是指某位僧人在岩石上留下的诗文或禅机,既表现了隐者与僧人的精神交流,也映射出他们对自然之美和佛法之奥的共同追求。
“橘柚园林熟,蒹葭径路迷”两句,则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象。橘柚成熟,园林间弥漫着果实的香气;而蒹葭(一种水生植物)在径路上生长,使得小路变得曲折而迷离,这些都是隐者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最后,“君能许邻并,分药斸春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和分享。这里的“君能许”,是对朋友的邀约;“邻并”,意指与隐者成为邻里,共同享受这份宁静;而“分药斸春畦”则是在春天一起种植草本植物,用以医治病痛或调养身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隐者与自然、文化之间的深刻融合,以及诗人对于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