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侣谁伤别,降猿汝自悲
出处:《送还本上人游江西》
唐 · 皎然
欲广分何教,心将江汉期。
云招望寺处,月待溯杯时。
真侣谁伤别,降猿汝自悲。
多应过庐阜,幽赏却来迟。
云招望寺处,月待溯杯时。
真侣谁伤别,降猿汝自悲。
多应过庐阜,幽赏却来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欲广:想要广泛。心:内心。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这里比喻广阔的心胸或境界。
期:期待。
云招:云雾召唤。
望寺:眺望寺庙。
月待:月亮等待。
溯杯:逆流而上举杯,比喻在旅途中享受的宁静时光。
真侣:真正的伴侣或朋友。
伤别:为离别感到悲伤。
降猿:像猿猴般哀鸣,比喻悲伤的情绪。
汝自悲:你自己感到悲哀。
多应:或许应该。
过庐阜:越过庐山,庐山是中国著名山脉,常出现在文人诗作中,象征旅途或修行的难关。
幽赏:欣赏隐秘美景。
来迟:迟迟未到。
翻译
想要广泛传播何种教义,我的心期待着与江河湖海般的广阔相遇。云雾召唤着我望向寺庙的地方,月亮等待着我逆流而上举杯的时刻。
真正的伴侣谁会为离别而悲伤,你如猿啼般的自怜。
或许我应该早已越过庐山,那隐秘的美景却迟迟未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送还本上人游江西》,通过分析其内容和艺术特色,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情感世界及其对自然景观的深刻体验。
“欲广分何教,心将江汉期。”开篇即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将内心的情感与大自然的江河相连,展现出一种超脱凡尘、向往自由的精神状态。
“云招望寺处,月待溯杯时。”这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仰望云端中的寺庙,与之交流,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寄托。同时,月亮象征着宁静与等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美好期许。
“真侣谁伤别,降猿汝自悲。”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哀愁。在这里,“降猿”可能是指古代一种用猿助饮酒的习俗,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份难以言说的孤独与悲伤。
“多应过庐阜,幽赏却来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期待和回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深情且复杂的情感流转。庐阜(即庐舍)象征着隐逸生活,而“幽赏”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细细品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西之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情感驾驭能力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