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聚散如宿昔,城郭空存鹤飞去
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见香烟横碧缕。
讴吟思归出无计,坐想蟋蟀空房语。
明朝开锁放观潮,豪气正与潮争怒。
银山动地君不看,独爱清香生云雾。
别来聚散如宿昔,城郭空存鹤飞去。
我老人间万事休,君亦洗心从佛祖。
手香新写《法界观》,眼净不觑登伽女。
馀姚古县亦何有,龙井白泉甘胜乳。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
翻译
在中和堂后的石楠树下,我们一起躺在床上聆听夜晚的雨声。玉笙的哀怨曲调无人欣赏,只有袅袅青烟在空中飘荡。
吟唱着思乡的歌曲却无法回家,只能坐着想象蟋蟀在空房中的鸣叫。
明天打开门锁去看海潮涌动,我们的豪情正与潮水争斗激烈。
即使银山震动大地你也不屑一顾,只爱那云雾缭绕中的清香。
离别后相聚又分离,如同往昔,只剩城郭空荡,白鹤飞去。
我这老者已看破世间事,你也洗净心灵追随佛祖。
手中握着新写的《法界观》,眼中清澈不看世俗女子。
余姚古县又能留下什么?唯有龙井白泉,甘甜如乳。
我愿用千金换取顾渚的春茶,仿佛与越人共饮庆祝节日。
注释
石楠树: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夜雨:夜晚的雨水。
玉笙: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香烟:焚烧香料产生的烟雾。
蟋蟀:一种小型昆虫,秋天鸣叫。
明朝:明天。
潮争怒:形容潮水汹涌澎湃。
清香:清淡的香气。
洗心:洗涤心灵,去除杂念。
法界观:佛教理念,认为一切法界皆为一个整体。
登伽女:可能指佛经中的女神或仙女。
顾渚春:指浙江顾渚山产的名茶。
越人:古代南方吴越之地的人。
降日:节日或庆典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送刘寺丞赴馀姚》。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用意深远,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
首句“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伤的情景。石楠树在古代多象征坚贞不屈,而与友人对坐聆听夜雨,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友情和对未来变化的预感。
“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见香烟横碧缕”中的“玉笙”,即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心声,如同玉笙般传递着哀伤的情感。香烟横过碧空,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既有物质的香气,也有精神上的寄托。
“讴吟思归出无计,坐想蟋蟀空房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无望的忧虑和对未来困境的无奈。蟋蟀在古代往往象征着孤独与寂寞,这里强化了诗人的哀怨之情。
“明朝开锁放观潮,豪气正与潮争怒”转而展现出一种壮阔的情怀和对自然力的挑战。这里的“潮”,不仅是指海潮,也象征着生命中不可抗拒的力量。
“银山动地君不看,独爱清香生云雾”则用“银山动地”来形容巨大的变化,而诗人却选择了对“清香生云雾”的独爱,这里的“清香”,可能是指心中的净念,或是对纯净生活的向往。
“别来聚散如宿昔,城郭空存鹤飞去”表达了对于过往聚会与离别的回忆,以及现实中物是人非的感慨。鹤在古代常象征着孤独和清高,这里则强调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我老人间万事休,君亦洗心从佛祖”诗人自叹年华已晚,对于世事已经有了豁达的态度,劝勉友人也能洗净尘埃,从佛法中寻找心灵的安宁。
“手香新写《法界观》,眼净不觑登伽女”则是对友人的赞美。《法界观》是一种佛教经典,这里表明友人不仅有高深的学问,而且清净无染,如同佛教中的圣者。
“馀姚古县亦何有,龙井白泉甘胜乳”这两句是对刘寺丞赴馀姚之地的一种美好祝愿。馀姚古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龙井白泉则是当地著名的美酒,这里用以形容友人未来的人生旅程会充满美好的期待。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最后两句,则通过对古代美女顾渚之故事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和珍贵情谊的留恋。越人降日,是传说中的一种奇迹,这里用以形容友人的才能和气质,如同神话中的奇迹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用意深远,表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