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看此凭江楼,载酒无劳棹小舟
东南王气实在此,势与造化为低昂。
观其映日始一线,何处群鹭纷然翔。
渐闻鼓声震原野,疑是三军嚣阵行。
银城天际忽过眼,卷蹴厚地何仓皇。
馀波已去洒月窟,怒气犹自吹扶桑。
百川倒流号呼汹,天吴河伯神皆竦。
海上长人出水惊,巨鳌辟易三山动。
广陵之涛安可比,吴客雄誇徒为尔。
请君看此凭江楼,载酒无劳棹小舟。
湖上百花春荡目,笙箫聒我非清游。
洪涛万里壮可吞,笔底飒飒洪涛奔。
愿持忠愤愬明主,一第于君何足论。
钱塘日边云气多,君之行兮莫蹉跎。
教人临期奈别何,赠君钱塘海潮歌。
鉴赏
这首《钱塘潮歌送吴子才赴礼部》由宋代诗人严羽所作,以钱塘潮为主题,不仅描绘了潮水的壮观景象,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勉励之意。
开篇“海潮之来自古昔,天下诡观称钱塘”,以钱塘潮的古老与奇特开篇,点明主题。接着“东南王气实在此,势与造化为低昂”一句,将钱塘潮与东南的王气相联系,赋予潮水以历史与政治的象征意义,同时强调其与自然界的互动,展现出潮水的磅礴气势。
“观其映日始一线,何处群鹭纷然翔”描绘了潮水初现时的景象,日光下一线潮水,群鹭飞翔,生动展现了潮水的动态美。随后,“渐闻鼓声震原野,疑是三军嚣阵行”通过鼓声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潮水到来前的紧张氛围,仿佛大军行进,增加了画面的戏剧性。
“银城天际忽过眼,卷蹴厚地何仓皇”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将潮水比作天际的银城,瞬间席卷大地,展现出潮水的惊人力量。接下来“馀波已去洒月窟,怒气犹自吹扶桑”则描绘了潮水退去后的余韵,以及潮水的愤怒与力量。
“百川倒流号呼汹,天吴河伯神皆竦”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潮水的强大,连百川之水都为之倒流,连神话中的天吴、河伯之神都感到畏惧。最后“海上长人出水惊,巨鳌辟易三山动”更是将潮水的力量推向极致,连海中巨人和传说中的三山都为之震动。
“广陵之涛安可比,吴客雄誇徒为尔”将钱塘潮与广陵之涛进行对比,突出了钱塘潮的独特与壮观。接下来“请君看此凭江楼,载酒无劳棹小舟”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亲自体验潮水的魅力,不必舟行劳顿。
“湖上百花春荡目,笙箫聒我非清游”描绘了潮水退后湖面的美景,百花盛开,笙箫声起,虽非清静之旅,却充满了生机与欢乐。
“洪涛万里壮可吞,笔底飒飒洪涛奔”再次强调潮水的壮丽与澎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壮志。最后“愿持忠愤愬明主,一第于君何足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希望他能忠心耿耿,报效国家,对于个人功名的追求则显得微不足道。
“钱塘日边云气多,君之行兮莫蹉跎”是对友人旅途的祝愿,希望他在前往京城的路上能够顺利,不要因时间紧迫而遗憾。最后“教人临期奈别何,赠君钱塘海潮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一首《钱塘潮歌》作为赠别之礼,寄托了深深的友情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钱塘潮的壮观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富有情感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