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吏部曹中板,去赴长芦寺里钟
出处:《寄蔡伯世赵才仲 其一》
宋 · 吕本中
我恨不识鹿门公,蔡郎心期千载同。
不随吏部曹中板,去赴长芦寺里钟。
不随吏部曹中板,去赴长芦寺里钟。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蔡伯世和赵才仲的深厚情感与敬仰之情。诗中以“我恨不识鹿门公”开篇,鹿门公是古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别称,这里借指蔡伯世,表达了诗人未能与蔡伯世相识的遗憾。接着,“蔡郎心期千载同”一句,表明了诗人与蔡伯世之间跨越时空的心灵契合。
“不随吏部曹中板”,这里的“吏部”指的是官职,暗指官场的规则与束缚。“曹中板”比喻官场的常规做法或规定。诗人以此表达自己不愿被官场规矩所束缚,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态度。
“去赴长芦寺里钟”,“长芦”是地名,此处借指寺庙,暗示诗人向往超脱世俗、心灵归宿于宁静之地的生活状态。通过“寺里钟”这一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内心平静与精神寄托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内心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与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蔡伯世和赵才仲的深切敬仰之情。诗中蕴含的情感深沉而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