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饿至死,利固非所餂
出处:《取清苦廉正为韵课四古风呈漕使苏叔子 其三》
宋 · 曾丰
夷齐饿至死,利固非所餂。
赢取万世名,犹疑未为廉。
了无近名事,始不犯世嫌。
贪廉公两忘,退与大道潜。
赢取万世名,犹疑未为廉。
了无近名事,始不犯世嫌。
贪廉公两忘,退与大道潜。
翻译
伯夷和叔齐饿死,利益并非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赢得了永恒的名声,但仍对是否算得上廉洁有所犹豫。
他们从不涉足追求名利的事,因此从未触犯世人的非议。
他们在贪婪和廉洁之间忘我,悄然退出,融入大道之中。
注释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两位著名的高士。餂:引诱,此处指追求。
赢取:获得。
犹疑:犹豫。
近名事:追求名利之事。
犯世嫌:触犯世人的指责或不满。
公两忘:既不贪婪也不廉洁,忘却两者。
大道:指自然法则或人生大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以"清苦廉正"为主题,探讨了伯夷和叔齐饿死的故事,以此来阐述对廉洁的理解。诗人指出,伯夷和叔齐宁可饿死也不接受世俗的利益,他们的行为虽然赢得了万世之名,但诗人认为这并不足以完全定义为廉洁。真正的廉洁并非追求名声,而是远离名利,不引起世人的嫌疑。诗人提倡一种超脱于贪婪与廉洁对立的境界,即在退隐中与自然大道相合,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追求。整首诗寓言深刻,强调了廉洁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