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比鸡头肉,圆如鹤顶丹
既疑为火齐,复认作冰丸。
冷热随时改,调和适口难。
炉中方就灼,掌上复传看。
软比鸡头肉,圆如鹤顶丹。
瓤虚还可剖,核小岂容钻。
追念致来远,还怜味带酸。
殷勤重乡味,常贮水晶盘。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煨橘的过程与感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比冷热、甜酸等不同感官体验,展现了对食物独特的情感与思考。
首先,诗中将煨熟的橘子比作“白雪枝头蕊”,形象地描绘出其外皮的洁白与娇嫩,仿佛在枝头绽放的花朵,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黄金叶底团”则突出了橘子内部的丰满与金黄,如同藏于绿叶深处的珍宝,引人遐想。
“既疑为火齐,复认作冰丸”,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橘子的口感与两种不同的物质进行对比,既像经过精心雕琢的宝石(火齐),又似晶莹剔透的冰球,生动地表现了橘子独特的质地与口感。
“冷热随时改,调和适口难”则反映了食物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人们在品尝时寻找最佳口感的挑战。这不仅是对食物烹饪技艺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在不断尝试与调整中寻求平衡与和谐。
“炉中方就灼,掌上复传看”描绘了煨橘的过程,从炉火中取出,传递给他人分享,体现了食物带来的温暖与共享的喜悦。
接下来的几句“软比鸡头肉,圆如鹤顶丹”进一步赞美了橘子的口感与形状,将其与鸡头肉和鹤顶丹相比较,强调了其柔软与饱满的特点。
“瓤虚还可剖,核小岂容钻”则展示了橘子内部结构的精细与易于处理,暗示了其食用的便捷性。
最后,“追念致来远,还怜味带酸”表达了对煨橘过程的回忆与对其中酸味的喜爱,即使在回味中也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风味。
“殷勤重乡味,常贮水晶盘”则点明了对家乡味道的怀念与珍视,将煨橘视为一种情感寄托,常将其置于精致的水晶盘中,不仅为了欣赏,更是为了留住那份记忆中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煨橘这一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食物的热爱、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捕捉,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