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十邑自今称第一,前程谁谓隔三千全文

十邑自今称第一,前程谁谓隔三千

风尘千里暗淮堧,六合孤城独晏然。
保障正符明主意,歌谣争颂长官贤。
公庭吏散门如水,驿馆宾来酒似川。
疏水为湟成重地,返风灭火动皇天。
军需会计多雄略,兵卫森罗总少年。
兴学未闻忘俎豆,防边仍见戢戈鋋。
编民辟地增输赋,远客移家愿受廛。
封壤远连瓜步外,妖氛不到瓦梁边。
鱼盐山市宵鸣柝,米麦江桥晓泊船。
十邑自今称第一,前程谁谓隔三千
王纲政尔关明教,民瘼何人解倒悬。
舆论已传霄汉上,丰碑立在县衙前。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赠六合县宣差伯士宁因兵乱于滁泗之间独县境肃然作诗以叙其实》描绘了战乱中六合县的特殊景象。诗的首联“风尘千里暗淮堧,六合孤城独晏然”展现了广阔的战乱背景,而六合县却保持着难得的安宁。颔联“保障正符明主意,歌谣争颂长官贤”赞扬了地方官员的明智决策和百姓对他的赞誉。

颈联“公庭吏散门如水,驿馆宾来酒似川”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官府的清廉和宾主的欢聚。接下来的诗句“疏水为湟成重地,返风灭火动皇天”暗示了治理有方,使六合县成为稳固的军事要地。

诗人继续称赞伯士宁的文治武功,“军需会计多雄略,兵卫森罗总少年”,并提及他重视教育和边防,“兴学未闻忘俎豆,防边仍见戢戈鋋”。他不仅增加赋税,还吸引移民安居,“编民辟地增输赋,远客移家愿受廛”。

尾联“十邑自今称第一,前程谁谓隔三千”高度评价六合县的发展,认为其前景光明。最后两句“王纲政尔关明教,民瘼何人解倒悬”表达了对公正政治和解决民生疾苦的期待,以及民众对伯士宁的赞誉已经传遍四方,功绩将被铭记在县衙前的丰碑上。

整首诗以赞颂为主,展现了在战乱背景下,六合县宣差伯士宁的卓越领导才能和对地方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