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倒金壶为牡丹,矮床设座绕花坛
出处:《次韵程丞相牡丹》
宋 · 郑獬
曾倒金壶为牡丹,矮床设座绕花坛。
有人偷插玉钗上,到夜更留银烛看。
醉里春风遗翠帽,归时寒月送雕鞍。
如今兰棹催西去,惆怅明年谁倚栏。
有人偷插玉钗上,到夜更留银烛看。
醉里春风遗翠帽,归时寒月送雕鞍。
如今兰棹催西去,惆怅明年谁倚栏。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曾经把金壶倾倒成牡丹花海,矮小的床边设座围绕着花坛。有人偷偷地把玉钗插入花丛中,夜晚还点着银烛欣赏。
喝醉时春风带走绿色的帽子,归来时寒冷的月光伴着雕饰的马鞍。
如今兰舟催促我向西离去,心中惆怅明年还有谁会倚栏远眺。
注释
曾:曾经。倒:倾倒。
金壶:贵重的酒壶。
牡丹:富贵的牡丹花。
矮床:低矮的床。
设座:摆放座位。
花坛:种满花的坛子。
偷插:悄悄插入。
玉钗:精美的发钗。
银烛:银色的蜡烛。
看:欣赏。
醉里:酒醉之中。
春风:温暖的春风。
翠帽:绿色的帽子。
雕鞍:雕刻装饰的马鞍。
兰棹:兰花装饰的船桨。
催西去:催促向西航行。
惆怅:感到失落或伤感。
明年:来年。
倚栏:靠着栏杆眺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贵而温馨的牡丹赏玩图景。首句“曾倒金壶为牡丹”,以夸张手法表现主人对牡丹的珍视,不惜倾倒珍贵的金壶来灌溉。接着,“矮床设座绕花坛”描绘了主人在花丛中精心布置的场景,显示出对牡丹的热爱和雅致的生活情趣。
“有人偷插玉钗上,到夜更留银烛看”两句,通过写人对牡丹的喜爱至极,连女子都把玉钗插入花中,夜晚还点着银烛欣赏,进一步渲染了牡丹的魅力。诗人醉酒赏花,春风中遗落翠帽,月夜下归程,仍带着对牡丹的依恋。
尾联“如今兰棹催西去,惆怅明年谁倚栏”表达了诗人离别牡丹的不舍与对未来无法再共赏美景的惆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牡丹寓言人事变迁,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