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能辟馆,多士尽升堂
出处:《哭施龙冈先生》
明 · 孙继皋
诸侯能辟馆,多士尽升堂。
会想如云盛,恩思化雨香。
凄凉陵谷事,辛苦黍禾场。
圣主新文治,今看倍有光。
会想如云盛,恩思化雨香。
凄凉陵谷事,辛苦黍禾场。
圣主新文治,今看倍有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继皋所作的《哭施龙冈先生(其三)》。诗中描绘了对施龙冈先生的深切哀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先贤遗志的追忆与敬仰。
首联“诸侯能辟馆,多士尽升堂。”以诸侯设馆接待宾客、士人满堂的场景,象征施龙冈先生在世时的声望与影响力,以及他广纳人才、教诲众多弟子的情景。
颔联“会想如云盛,恩思化雨香。”进一步描绘了施先生的德行与教诲如同春雨滋润万物,深入人心,影响深远。这里的“会想”既指汇聚的思想与智慧,也暗含怀念之意,“恩思化雨香”则形象地表达了施先生的恩泽如同甘霖,滋养着后学,其影响长久而深远。
颈联“凄凉陵谷事,辛苦黍禾场。”转而表达对施先生逝世的哀痛之情,将逝者与生者的情感对比,通过“陵谷事”(山陵变迁,比喻世事沧桑)和“黍禾场”(农耕之地,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劳作),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者生活不易的感慨。
尾联“圣主新文治,今看倍有光。”则表达了对施先生身后影响的肯定与赞扬,暗示在施先生的影响下,新的文治得以兴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展现出施先生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贡献仍在激励着后人,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施龙冈先生生前事迹的回忆与逝世后的哀悼,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与文化的重视,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