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岭金银出,中天杖锡留
出处:《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
明 · 胡应麟
半岭金银出,中天杖锡留。
门庭炎汉辟,栋宇大唐修。
一水浮精舍,千峰插梵楼。
凭高双槛豁,望远七灯幽。
舍利神光跃,兜罗佛臂柔。
阎浮穷上国,赡部尽南州。
削壁云霞动,飞檐象纬游。
?高寒月坠,磬断夕阳收。
麓胜前飞鹤,山深近伏牛。
象王迎法驾,龙伯护灵湫。
芥吐须弥色,莲垂阿耨流。
旃檀长照夜,祗树不惊秋。
大士居岩际,高僧坐石头。
机深频掣棒,偈苦欲沈舟。
溪岸闻三乘,云门见四愁。
谩论生老病,千劫尽浮沤。
门庭炎汉辟,栋宇大唐修。
一水浮精舍,千峰插梵楼。
凭高双槛豁,望远七灯幽。
舍利神光跃,兜罗佛臂柔。
阎浮穷上国,赡部尽南州。
削壁云霞动,飞檐象纬游。
?高寒月坠,磬断夕阳收。
麓胜前飞鹤,山深近伏牛。
象王迎法驾,龙伯护灵湫。
芥吐须弥色,莲垂阿耨流。
旃檀长照夜,祗树不惊秋。
大士居岩际,高僧坐石头。
机深频掣棒,偈苦欲沈舟。
溪岸闻三乘,云门见四愁。
谩论生老病,千劫尽浮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诸佛刹的壮丽景象与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建筑的宏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融。从“半岭金银出,中天杖锡留”开始,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庄严的佛教世界。金银般的寺庙在半山腰闪耀,仿佛是天降之物,而僧人手持锡杖,留下了一道道虔诚的痕迹。
“门庭炎汉辟,栋宇大唐修”两句,通过历史的视角,展现了寺庙的悠久历史和宏大规模。炎汉与大唐,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两个辉煌时期,诗人以此强调了寺庙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一水浮精舍,千峰插梵楼”描绘了水边精舍与山峰上的佛楼相互映衬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凭高双槛豁,望远七灯幽”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与深远,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舍利神光跃,兜罗佛臂柔”两句,通过舍利子的光芒和佛臂的柔软,展现了佛教信仰的神圣与慈悲。而“阎浮穷上国,赡部尽南州”则表达了佛教文化对广大地域的影响与传播。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不仅赞美了西山诸佛刹的壮丽景色,也深刻揭示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人们心灵的启迪作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排律的形式,使得诗歌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