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出东城,郁郁见咸阳
出处:《登乐游庙作》
唐 · 韦应物
高原出东城,郁郁见咸阳。
上有千载事,乃自汉宣皇。
颓壖久凌迟,陈迹翳丘荒。
春草虽复绿,惊风但飘扬。
周览京城内,双阙起中央。
微钟何处来,暮色忽苍苍。
歌吹喧万井,车马塞康庄。
昔人岂不尔,百世同一伤。
归当守冲漠,迹寓心自忘。
上有千载事,乃自汉宣皇。
颓壖久凌迟,陈迹翳丘荒。
春草虽复绿,惊风但飘扬。
周览京城内,双阙起中央。
微钟何处来,暮色忽苍苍。
歌吹喧万井,车马塞康庄。
昔人岂不尔,百世同一伤。
归当守冲漠,迹寓心自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高原:高地,地势较高的地方。东城:指长安城的东门。
咸阳:古都名,秦朝和汉初的都城。
汉宣皇:即汉宣帝,西汉皇帝刘询。
颓壖:倒塌的城墙。
陈迹:过去的遗迹。
康庄:平坦宽阔的道路。
昔人:古人,前人。
冲漠:偏远荒凉的地方。
翻译
从东城门望去,高原上草木茂盛,可以看见遥远的咸阳。在这高地上有千年往事,追溯到汉宣帝的时代。
破败的城墙长久地倾颓衰败,古老的痕迹被荒草丘陵遮掩。
虽然春天草木重绿,但狂风依旧吹拂,显得凄凉。
环视京都之内,双层城楼矗立在中央。
不知何处传来悠远的钟声,暮色忽然降临,天色变得苍茫。
繁华的市井中歌声吹笛声喧闹,车水马龙拥堵在宽阔的大道上。
古人也曾如此,百代过客都留下同样的感慨。
归来后应保持淡泊宁静,身居边远之地,心中自然忘却烦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原上眺望东城,心中涌现的是汉宣皇时期的千年往事。长久年华流逝,使得壮丽景象也成了陈迹荒丘。春天的草木虽然重新绿意盎然,但惊风吹过仍旧带来阵阵飘扬之感。在周游京城内,双阙高耸于中央位置,微弱的钟声不知从何处传来,暮色中带着淡淡苍苍。歌声与吹奏交织在万家井旁,而车马行走的声音充斥在康庄大道。诗人感叹昔日之人是否也如今人一般,对这片土地怀有同样的伤感。归去时,应当守护着这片边塞之地,让心灵的痕迹自行消散,不再过度沉溺其中。
韦应物在唐代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历史感受著称,这首《登乐游庙作》通过对古老都城风貌与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光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深切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