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殊永兴书石罢,永和文物归佩攘全文

何殊永兴书石罢,永和文物归佩攘

清 · 李宗瀚
永兴书传右军法,碑楷无过孔庙堂。
西安城武重勒石,善本旧推荣蔡张。
吾斋墨缘幸萃合,敢例三箧收遗亡。
先生长歌昔题记,为我载赓银印章。
谢表兼摹群玉刻,篆书八字衔具详。
黄银印出晋内史,三百年后传有唐。
官以人重印千古,那数会稽骠骑王。
玉麟牢锁有谁见,异代出作虞书祥。
琼文照耀石墨字,光怪所聚神鬼藏。
当时奇秘忍轻与,山阴遗韵东观扬。
银青光禄添故事,宝带不换梁公房。
乃知精灵契翰墨,鹤口铜砚殊轻偿。
惜哉金石就沦绝,后人数典徒煌煌。
我今前后三旧拓,并此临卷珍琳琅。
何殊永兴书石罢,永和文物归佩攘
牙签犀轴锦装褫,要附至宝缄青箱。
虞戈夜烛牛斗气,苏斋妙迹争腾芒。
陶镕顽钝受心印,庶免算子诃香光。

鉴赏

这首清代李宗瀚的《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是一首酬答诗,表达了对翁覃溪先生赠送珍贵文物——会稽内史银印的感激之情。诗中首先赞美了银印的历史渊源,提及其曾被右军法传承,孔庙堂中碑楷无双,且在西安城武重新镌刻,可见其历史价值。诗人感慨自己的墨缘有幸得此珍品,表示不敢怠慢,将它收藏。

接着,诗中提到银印的过往主人,如荣蔡张等,以及银印本身的书法艺术,如黄银材质、篆书铭文,甚至追溯到晋代内史,历经三百年流传至唐代。诗人强调了人品与文物价值的关联,指出银印的非凡之处超越了会稽骠骑王的名望。

诗中还提及银印的神秘色彩,如“玉麟牢锁”、“异代出作虞书祥”,以及其光芒照耀,仿佛聚集了神鬼之力。诗人感叹若非翁先生相赠,这样的奇珍难以轻易获得。他将银印视为至宝,视同瑰宝,甚至不惜用牙签犀轴锦装来保护。

最后,诗人将银印与古代文物如虞戈、苏斋妙迹相提并论,认为它们都是文化瑰宝,通过收藏它们,可以传承前人的智慧和艺术精神,避免遗忘。整首诗洋溢着对文物的敬仰和对文化的珍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