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常夜坐,寂莫与僧齐
出处:《题令狐处士溪居》
唐 · 项斯
白发已过半,无心离此溪。
病尝山药遍,贫起草堂低。
为月窗从破,因诗壁重泥。
近来常夜坐,寂莫与僧齐。
病尝山药遍,贫起草堂低。
为月窗从破,因诗壁重泥。
近来常夜坐,寂莫与僧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半:超过一半。
无心:没有心思。
溪:小溪。
病:疾病。
尝:尝试。
山药:一种药材。
遍:到处,全面。
草堂:简陋的草屋。
为:为了。
月窗:月光照射的窗户。
破:破损。
重泥:重新涂抹泥巴修补。
近来:最近。
常:常常。
夜坐:夜晚坐着。
寂莫:寂静。
僧齐:僧人的境界。
翻译
年纪已过大半,我无意离开这条溪边。疾病缠身时,我曾遍尝山药疗养,生活贫困,草堂也显得矮小。
窗户破损,只为月光能照入,墙壁斑驳,又因写诗而多次修补。
最近常常深夜独坐,静寂无声,心境与僧人无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山中溪畔的生活情景。"白发已过半,"表明诗人已经年迈,但依然无心离开这片清幽之地。"病尝山药遍"与"贫起草堂低"则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一方面因病而尝试着食用山中药材,一方面又因为贫穷,建造了一座简陋的草屋。
接下来的"为月窗从破,因诗壁重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尽管住处简陋,但他仍旧珍视那能够让心灵得到慰藉的文字艺术,因此不惜重修墙壁以保持这份精神寄托。
最后"近来常夜坐,寂莫与僧齐"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坐时,与远方寺院中和尚一样,都沉浸于静谧的夜色之中。这种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精神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了一个淡泊明志、乐道幽居的隐逸形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