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梧桐画阁齐,箫声落处翠云低
出处:《赠崔驸马》
唐 · 杨巨源
百尺梧桐画阁齐,箫声落处翠云低。
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
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
拼音版原文
翻译
高大的梧桐树下的画阁林立,箫声飘落之处,翠绿的云彩仿佛也随之低垂。在平阳这个地方,主人毫不吝惜黄金打造的马场,细雨中,名贵的花骢马却踏进了泥土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工建筑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百尺梧桐画阁齐"一句,设定了一个高大宏伟的空间背景,梧桐之高达到了百尺,其枝叶浓密如同画中的景致一般,与画阁相齐平,给人以深远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文环境的一种融合。
"箫声落处翠云低"一句,则通过听觉将读者带入诗人的情境。箫是一种古代乐器,其声音悠扬而又有些许凄凉,箫声落在何处,都能引起翠云的降临。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描写,更是对氛围的渲染,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远方传来的箫声,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平阳不惜黄金埒"一句,展示了主人公对于财富的态度。平阳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或是某人的名字,而"不惜黄金埒"则表明主人公对待财富毫不吝啬,如同用黄金来筑成堰塞一样,这种慷慨解囊的行为,体现了主人公豪爽的性格。
最后一句"细雨花骢踏作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一种描绘。细雨如丝,轻柔地降落在大地上,而马蹄踏过的花草则化为泥土。这不仅是对细雨和鲜花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活力的一种颂歌,让人感受到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的情怀与性格,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艺术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