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中间难著发,天人相去岂容丝
出处:《病浅吟》
宋 · 邵雍
病浅之时人不疑,病深之后药难医。
劳谦所以有终吉,迷复何尝无大亏。
物我中间难著发,天人相去岂容丝。
能知古乐犹今乐,省了譊譊多少辞。
劳谦所以有终吉,迷复何尝无大亏。
物我中间难著发,天人相去岂容丝。
能知古乐犹今乐,省了譊譊多少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病浅:病情轻微。疑:怀疑。
病深:病情严重。
药难医:药物难以治愈。
劳谦:勤劳且谦逊。
终吉:最终的好结果。
迷复:迷失方向。
大亏:重大损失。
物我:人与物。
著发:立足之地。
天人相去:天与人的差距。
岂容丝:岂止一线之隔。
古乐:古人的快乐。
今乐:当下的快乐。
譊譊:纷扰。
辞:言辞。
翻译
病情轻微时人们不会怀疑,病情严重后药物难以治愈。勤劳且谦逊的人最终会有好结果,迷失方向又怎能不遭受重大损失。
在人与物之间难以找到立足之地,天与人的差距又岂止一线之隔。
能理解古人的快乐也是当下的快乐,就能避免许多纷扰的言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病浅吟》,他以个人的疾病体验为喻,探讨人生哲理。首句“病浅之时人不疑”,形象地描述了人在身体小病初愈时,往往不易被察觉或引起他人的担忧。接着,“病深之后药难医”暗示了病情恶化后的治疗困难,寓意世事亦然,问题初期易于解决,一旦深入则棘手难办。
“劳谦所以有终吉”借用《周易》中的“劳谦君子,有终吉”,强调谦虚勤劳能带来最终的好运,反之,过度迷恋或迷失可能导致重大损失。“迷复何尝无大亏”进一步强调了迷失的后果。
“物我中间难著发”表达了人与外物之间的界限模糊,难以把握,而“天人相去岂容丝”则指出人与天地自然之间存在着微妙而不可逾越的距离。最后两句,“能知古乐犹今乐,省了譊譊多少辞”,诗人感慨若能明白古今相通的道理,就能减少许多无谓的纷争和烦恼,体现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邵雍对人生病痛与智慧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