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中秋月好宁长圆,烽烟散落高梁川全文

中秋月好宁长圆,烽烟散落高梁川

出处:《哀哉行
明 · 谢榛
燕京少妇殊可怜,自嫁北里无婵娟。
临镜装成数顾影,日换罗绮何新鲜。
正尔相欢鼓琴瑟,愿如并蒂池中莲。
中秋月好宁长圆,烽烟散落高梁川
铦锋逼人动寒色,不忍阿夫死眼前。
一去龙沙断归路,吁嗟此身犹独全。
哀哉行,天胡然。

鉴赏

这首《哀哉行》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一位燕京少妇在丈夫远征战场后的悲惨境遇。诗中的少妇在家中精心打扮,与丈夫琴瑟和谐,憧憬着并蒂莲般的爱情美满。然而,战争的烽烟打破了这份宁静,丈夫被迫远赴战场,留下她一人在家,面对未知的命运。

“燕京少妇殊可怜”,开篇即点出少妇的可怜处境。她独自生活在北里的繁华中,却无真正的伴侣相伴,只能在镜子前顾影自怜,享受短暂的新鲜感。这种孤独与渴望被爱的心情,通过“数顾影”和“何新鲜”的对比,生动地展现出来。

“正尔相欢鼓琴瑟,愿如并蒂池中莲”,表达了少妇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希望与丈夫如同并生的莲花,共同绽放于生活的池塘之中。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很快就被现实打破,“中秋月好宁长圆,烽烟散落高梁川”,中秋佳节的团圆之景,却被战争的烽火所破坏,丈夫不得不远离家乡,前往遥远的战场。

“铦锋逼人动寒色,不忍阿夫死眼前”,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即使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也无法避免死亡的威胁。少妇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不舍与担忧,她不忍看到丈夫在自己眼前倒下。

最后,“一去龙沙断归路,吁嗟此身犹独全”,描述了丈夫远征后,家中的生活变得艰难,而她却独自承受着这一切。尽管如此,她依然坚强地活下去,体现了女性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勇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战争影响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脆弱,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