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大廷求士悬美禄,小大毕收无弃逐全文

大廷求士悬美禄,小大毕收无弃逐

出处:《送太学胡秀才
明 · 王汝玉
胡君家住淮河上,力学养亲无外尚。
挺然自是不凡材,选进岩廊待良匠。
俄从俊秀趋邑庠,旋登胄监朝明光。
璞中良玉发温润,匣底宝剑开锋芒。
大廷求士悬美禄,小大毕收无弃逐
长安衢路东复西,贵戚权豪列华屋。
侯门投刺岂无媒,独掩书帷生绿苔。
游情肆志究青简,长使功名心似灰。
京华客游春复夏,梦魂忽落孤云下。
飘然请谒赋还家,拜命即行宁俟驾。
一杯相送凤台春,落絮飞花江水滨。
同袍共惜仙舟远,故里争看綵服新。
人生出处何须计,父母俱存真乐事。
渭城歌彻柳青青,极目淮山渺烟际。

鉴赏

此诗《送太学胡秀才》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对胡秀才求学、仕途及归乡历程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才华横溢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家庭的深厚情感。

首句“胡君家住淮河上”,以淮河为背景,点出主人公的家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力学养亲无外尚”一句,揭示了胡秀才勤奋学习的初衷——为了赡养双亲,展现出他孝顺的品质。

“挺然自是不凡材,选进岩廊待良匠”两句,赞美胡秀才不仅才华出众,更期待在合适的机会和环境下,能够得到真正的赏识与栽培,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俄从俊秀趋邑庠,旋登胄监朝明光”描述了胡秀才从地方学校到更高层次教育机构的学习历程,展现了他不断进取的精神。

“璞中良玉发温润,匣底宝剑开锋芒”运用比喻手法,将胡秀才比作温润的玉石和锋利的宝剑,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内在美德与外在才华。

“大廷求士悬美禄,小大毕收无弃逐”表达了朝廷对人才的重视与选拔,同时也暗示了胡秀才在仕途上的广阔前景。

“长安衢路东复西,贵戚权豪列华屋”描绘了京城繁华的景象,以及权贵们居住的豪华宅邸,预示着胡秀才未来可能面临的复杂社会环境。

“侯门投刺岂无媒,独掩书帷生绿苔”通过对比侯门与书斋,反映了胡秀才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外界诱惑的淡泊态度。

“游情肆志究青简,长使功名心似灰”表达了胡秀才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也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京华客游春复夏,梦魂忽落孤云下”描绘了胡秀才在京都的游历生活,以及他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飘然请谒赋还家,拜命即行宁俟驾”展现了胡秀才在完成使命后,毅然决然地返回家乡,体现了他对家庭的深情厚意。

“一杯相送凤台春,落絮飞花江水滨”以送别场景结束,通过酒宴与自然景色的描写,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胡秀才的成长历程、人格魅力以及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与对个人品德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