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欲居萧寺里,撞钟击鼓听谈空
出处:《请同年诸公过院中斋宿》
明 · 吴俨
玉堂近在凤楼东,长见文光驾綵虹。
中夜不妨迎敕使,故人尤便递诗筒。
向阳树得春光早,临水窗涵日影红。
何事欲居萧寺里,撞钟击鼓听谈空。
中夜不妨迎敕使,故人尤便递诗筒。
向阳树得春光早,临水窗涵日影红。
何事欲居萧寺里,撞钟击鼓听谈空。
鉴赏
此诗《请同年诸公过院中斋宿》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描绘了玉堂之景与文士聚会的情境,充满了文雅与宁静之美。
首联“玉堂近在凤楼东,长见文光驾彩虹”,以“玉堂”象征高雅的文学殿堂,“凤楼”则为华丽的建筑,形象地描绘出文士们才华横溢,犹如彩虹般耀眼。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文人的风采,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欣赏。
颔联“中夜不妨迎敕使,故人尤便递诗筒”,描述了深夜时分,文士们不畏时间的限制,热情迎接来访的使者,尤其是老友之间,更是方便地传递诗筒,共享文学的喜悦。这一联体现了文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颈联“向阳树得春光早,临水窗涵日影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向阳的树木早早迎来了春天的阳光,临水的窗户映照着红日的余晖,这样的场景既美丽又富有诗意,仿佛是文人们心灵的写照,也是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尾联“何事欲居萧寺里,撞钟击鼓听谈空”,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静心思考的向往。在萧寺(即寺庙)中,通过撞钟击鼓的声音,聆听空灵的对话,似乎是在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启迪。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其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情感世界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