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齧尽脂与膏,遗我百州骨全文

齧尽脂与膏,遗我百州骨

宋 · 郑刚中
春风入江南,红蒸小桃坼。
亚卿何壮哉,持节使江北。
牙牌刻金字,黄旗书御墨。
奉将出云天,万里布恩德。
十载分三光,河洛蛮雾黑。
夜泣孤鬼魂,毒贯生灵臆。
胚胎此祸者,起自燕山役。
今兹欲澄明,造物岂易测。
关中几万人,性命悬兆亿。
虏虽识天意,按旧反图域。
闻其所车载,取及墓前石。
民间一尺布,持去如卷席。
齧尽脂与膏,遗我百州骨
嗷嗷万孔疮,徯望沐天泽。
江南今复贫,万室生理迫。
瘠此欲肥彼,又恐非得策。
使者宜孰先,第一安反侧。
不须增甲兵,当务修稼穑。
声名无欲夸,奏报须尽实。
随宜养官吏,著意看蝥贼。
偏私生忌谗,戏怠藏隐慝。
举手从简易,慎勿耗民力。
要令邓禹车,到处便休息。
九重爱物心,八荒欲安宅。
行行致功名,男子惟报国。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
亚卿:古代官职,指次于卿的官员。
持节:手持符节,代表权力和使命。
御墨:皇帝的亲笔墨迹。
八荒:古代称四方极远之地。

翻译

春风吹过江南,红色花朵的小桃树开始绽放。
亚卿真英勇,手持符节出使江北边疆。
令牌上刻着金字,黄旗上书写着皇帝的亲笔墨迹。
他恭敬地将这些送往云端,万里传播皇上的恩德。
十年间战争频繁,河洛之地笼罩在黑暗的蛮烟之中。
夜晚,孤独的亡魂哭泣,毒害着生灵的心灵。
这场灾难的根源,始于燕山的劳役。
如今想要澄清天下,造化之深奥岂能轻易揣测。
关中的数十万人,生死系于一线。
敌人虽然明白天意,但仍试图按照旧例反攻。
听说他们装载的不只是货物,还有墓前的石头。
民间的一尺布,也被拿走如同卷席一般。
他们榨干了人民的脂膏,只留下百州的白骨。
无数的痛苦伤口,期盼沐浴上天的恩泽。
江南再次陷入贫困,千万户人家生活艰难。
我们想让一方富足,却又担心这不是长久之计。
使者应优先考虑,首要任务是安抚不安定的人群。
无需增加武力,关键在于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
名声无需炫耀,上报的功绩必须真实。
根据需要养育官吏,特别关注那些作恶的蛀虫。
避免偏见和嫉妒,警惕玩忽职守的隐藏罪行。
行事简便公正,切勿过度消耗民力。
确保邓禹般的使者,所到之处都能带来安宁。
皇上关爱万物,渴望天下太平。
步步追求功名,男儿只为报效国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所作的《送方公美少卿宣谕京畿》,通过对春天江南景色的描绘,引出对北方边患的忧虑。诗人赞美方公美出使江北,手持皇帝亲笔御批的令牌,满载皇恩前往,旨在澄清边疆局势。然而,诗人指出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百姓生活困苦,财物被掠夺殆尽,连骨头都被搜刮一空。

诗人认为解决之道不在于增加军事力量,而应重视农业生产,以民生为本,公正对待官吏,警惕奸佞之徒。他强调使者应以简便易行的方式行事,避免过度征敛,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诗中表达了皇帝对天下苍生的关爱,以及期望通过方公美的努力,实现边境安宁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边疆形势的忧虑,又有对国家治理的建议,体现了诗人关注民生、倡导仁政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