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从生有,脩持历劫尘
出处:《题栖云寺立上人院》
唐 · 李频
是法从生有,脩持历劫尘。
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法:佛法。生:生命。
有:存在。
持:保持。
历:经历。
劫:佛教中的灾难时期。
尘:比喻世事变迁。
独居:独自居住。
岩下室:山岩下的小屋。
定中身:禅定中的状态。
树老:古树老去。
风终夜:整夜的风声。
山寒:山中寒冷。
雪见春:雪中仍见春天迹象。
诸祖:历代祖师。
传印:佛法传承。
何人:未知之人。
翻译
生死法则自生起,修炼历经无数劫尘。独自居住在山岩下的小屋,常如禅定中的身影。
古树经年风声不断,山中寒冷雪却显春意。
不知先辈之后,传承的佛法会落在何人之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独自居住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是法从生有,脩持历劫尘"表明了这位修行者的智慧和坚持,是他内心世界的光芒,而"脩持历劫尘"则指代时间长河中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之中的宁静生活,"长似定中身"更是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心如止水、内心安定的修行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则描绘出自然界的景象。"树老"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时间的沉重,而"风终夜"则传递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力量。"山寒雪见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季节更迭中生命力与寒冷之间的斗争。
最后两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修行者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去智慧传承的迷茫和探索。这里的"传印"可能指的是禅宗中的衣钵相传,象征着精神和教义的继承。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智慧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