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驰游子态,萧索旅中贫
出处:《雨中有怀 其二》
宋 · 廖行之
春色无多日,匆匆度七旬。
驱驰游子态,萧索旅中贫。
酒薄愁那减,诗穷句转新。
谁能念牢落,涸辙有枯鳞。
驱驰游子态,萧索旅中贫。
酒薄愁那减,诗穷句转新。
谁能念牢落,涸辙有枯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雨中有怀(其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首句“春色无多日”描绘了春天短暂,暗示岁月易逝;“匆匆度七旬”则直接点明诗人已届老年,时光飞逝。接下来,“驱驰游子态”形象地写出诗人的漂泊状态,流露出孤独与疲惫,“萧索旅中贫”进一步强调生活的艰辛。
“酒薄愁那减”表达出诗人借酒浇愁,然而即使酒味淡薄,也无法消除内心的愁苦;“诗穷句转新”则反映出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试图以诗歌创作来寻求精神寄托,寻找新的灵感。最后两句“谁能念牢落,涸辙有枯鳞”,诗人自比为困顿的鱼儿,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表达了内心的落寞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逆境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关怀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