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如其终身照,可化黄金骨全文

如其终身照,可化黄金骨

出处:《庐山石镜
唐 · 鲍溶
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
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
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
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发。
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
深影藏半山,虚轮带凝雪。
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
白日乘綵霞,翩翩对容发。
我图辨鬼魅,信美留烟阙。
形神乍相逢,竟夕难取别。
如其终身照,可化黄金骨

拼音版原文

dōngyáncǎiwēirényáncháojiànyuè
guàiduòyōuluójiānfēishígèngchéngchè

绿luójiùzàigāoniǎoxiē
qīngguāngzhàozhǎngzhōngshǐshíshàng

shuíchuányīnyánghuǒzhùtiān
shēnyǐngcángbànshānlúndàiníngxuě

zǎohuíxiègōngshǎngjīnqiáoshuō
báichéngcǎixiápiānpiānduìróng

biànguǐmèixìnměiliúyānquē
xíngshénzhàxiāngféngjìngnánbié

zhōngshēnzhàohuàhuángjīn

注释

薇人:采薇者,古代隐士象征。
岩际:山崖边。
幽萝:深山中的藤蔓。
澄彻:清澈透明。
玉兔:指月亮。
高鸟:飞鸟。
石上发:月光反射在石头上。
阴阳火:神秘的自然力量。
鬼魅:幻象或神秘事物。
烟阙:形容月色如烟雾般的宫殿。
黄金骨:比喻珍贵或纯洁的心灵。

翻译

山岩上的采薇人,清晨在月光下劳作。
惊讶地发现月光落入幽深的萝藤丛,非寻常时刻更显清澈。
绿色的藤蔓环绕着明亮的月亮,鸟儿也在此歇息。
清冷的月光照在掌心,我才明白这是从石头上反射的光芒。
是谁用阴阳之火,创造出这天地间的奇妙景象?
月影深深掩映半山,轮边还带着凝结的雪花。
早该感谢谢公的赞赏,如今却由樵夫述说。
白天我乘着五彩霞光,与月亮相伴,秀发飘逸。
我本想借此分辨鬼魅,美景让我留连忘返。
形体与心灵突然相遇,整夜难以分离。
如果能永远沐浴这月光,或许能洗涤成金子般珍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作品《庐山石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开篇“东岩采薇人”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的空间,薇人在这里象征着隐逸之士,东岩则是他们选择的孤独之地。紧接着,“岩际朝见月”描绘了一幅山月交辉的景象,月亮似乎在岩石间升起,为诗人提供了超凡脱俗的灵感。

“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中的“怪堕”可理解为自然之物生长于不经意处,而“幽萝间”则指那些在深山中难以寻觅到的珍奇。这里的“非时”暗示了一种超越常规时间观念的境界,仿佛诗人已经达到了与宇宙同一的状态。

接下来的“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描绘了山中生灵和谐共处的画面,其中“绿萝”可能指的是苔藓之类的植物,而“玉兔”则是对月亮的美好比喻,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

“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发”则是在描述一种顿悟的瞬间,仿佛诗人的手掌之中也能映射出宇宙的光辉,他通过对石头的观察,领悟到了某种超验的真理。

以下几句“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深影藏半山,虚轮带凝雪”进一步强化了诗中超自然与哲学思考的元素。“阴阳火”可能象征着宇宙间的根本之力,而“铸此天地物”则表明了一种万物皆由这一力量铸造而成的观点。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山影和雪景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后半部分“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中的“谢公”可能是一位官员或尊贵之人,而“樵夫”则代表着普通劳动者,这里通过对比两种人物的交集,诗人表现了自己对于平等与自由交流的向往。

紧接着,“白日乘綵霞,翩翩对容发”描绘了一幅日光穿透彩云,照耀在诗人头发上的景象,这既是自然美景的写实,也可以看作是诗人精神状态的一种外化表现。

最后,“我图辨鬼魅,信美留烟阙。形神乍相逢,竟夕难取别”则是在表达一种追求与超脱凡尘的愿望。“图辨鬼魅”可能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探索,而“信美留烟阙”则是在强调这种境界之美好难以言传。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在描绘诗人在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石镜这一特定物象的描写,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自然景观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自然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